节能环保成全球责任 IT产品新增绿色标准
||2009-02-08
p>
p>
零售客户越来越重视诸如“能源之星”和企业“绿色”声誉这样的指标。这令IT企业们或自觉或被动的争相加入“环保”行列,但这却同时引发了“假环保”的争议
是否“绿色”,已成为业内评价IT企业的新标准。
2008年12月11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显示,在制定实施环保政策方面,IBM、戴尔和英特尔在受调查的公司中分别名列第一、第三和第四。
执行本次调查任务的是一家关注环境的投资联盟Ceres,它分别对技术、消费者产品、休闲和医药领域的63家企业在减少能耗和二氧化碳气体排放方面是否形成制度进行了评估。
当众多粉丝蜂拥而至,花200美金抢购3G的iPhone时,也许没人会去想iPhone最终被废弃不用的情形。但苹果公司一定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迫于全球反污染标准日趋严厉的压力、环保诉讼的威胁和企业责任意识的提高,包括苹果在内的一批技术公司都忙于给自己的运营和产品贴上“绿色”标签,以期获得环保方面的认可。
根据国际电子回收企业协会的统计,全球每年都产出约4亿件电子垃圾,即“电子废品”。其中大多数都在消费者的储物柜和地下室里睡大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愿把废旧电子产品随意丢弃和掩埋,但又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地处置这些废品。
“你听到人们在问,‘绿色已经成为当今潮流了吗’?”克里斯多夫·J·林奇这样问道。林奇是以沃顿商学院为基地的“环境管理援助计划”的主管,他同时还供职于由沃顿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共同始创的“全球性和环境保护领导”项目。
林奇认为,许多过去持怀疑态度的人如今也承认,人类确实增加了温室气体的排放,绿色行动似乎已成为人们长期关注的重点。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小型商业发展中心,林奇为一些私人公司提供顾问服务。他说,从来没有那么多公司像今天这样急于了解让公司运作更加“绿色”的方式。另外,林奇还指出,“毕竟大家都要应对高额的能源成本。”
Gartner研究公司的评估报告显示,由于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冷却系统、电信设备和打印机所消耗的电能,全球大气中至少有2%的碳排放量是由信息技术产业所引起的。
欧洲条例先行
林奇认为,越来越多的公司经理有一种主动的意愿:“我要赶上这股绿色潮流”。即使在2008年底的时候,也没有几家小型公司会自发找到林奇的办公室,寻求高效的援助方案。“过去,人们做环保是出于服从,而如今,我们对‘走绿色之路’有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p>
p>
有一条规定有力地推动这股环保热潮的风行。这就是由欧盟立法制定的《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用于规范欧盟成员国内销售的电器和电子产品。该指令简称RoHS,于2006年生效。根据该指令,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共6项物质不得用于电子产品,其中就包括计算机。
“在欧洲,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更加强烈,”沃顿商学院商业和公共政策教授马修·怀特说,“欧洲愿意付出短期代价,在这一点上远远胜于美国。”
欧洲规则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美国尚没有出台如此广泛的规定,但诸多美国公司已经选择遵守RoHS细则,并为将来可能的立法做好准备,实为明智之举。
例如,美国通信工业协会(TIA)为其成员提供一项名为“EIA-TRACK”的服务——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提供议案追踪服务,让其成员能够及时了解被提议的环境标准。根据公司利润,每年的订阅费从3000美元到17500美元不等,该组织会与一批律师签订转包合同,负责密切监视法律的制订过程。
《高科技垃圾——电子设备、隐形毒药和人类健康》一书的作者伊丽莎白·格雷斯曼认为,IT行业在过去的两年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她的书在2006年首次面世时,她向社会公众揭露了IT产业一些令人不堪的行径,例如倾倒电子废品,生产过程中有毒物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和其他一些危险的做法。“在这些问题上,确实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观,”格雷斯曼认为,“一开始人们讨论环保时,没有制造商认为生产者的责任意识会起到作用。”
触目惊心的电子废品
“生产者责任”是电子产品制造商的行话,意思是由制造商自行回收废弃产品,而不是让消费者寻求循环利用的途径。在欧洲,这已经成为对从业者的要求。如今,格雷斯曼指出,许多电子产品制造商将“召回”列为自己的行动项目,例如,由制造商监督的循环利用成为产品寿命周期的一部分。
格雷斯曼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考虑到人们对电子产品的处置方式一度是相当草率的。
一个通常的场景是:美国某电脑“回收商”从消费者、商家和政府机关那里接收了废旧电子产品,这些“电子垃圾”接着被卖给一家批发性机构,该机构将垃圾航运到中国、印度或其他廉价劳动力国家。在垃圾最终的落脚点,工人们不加任何保护,在肮脏的环境里拆卸电脑、电视机、打印机和其他电子废品,回收其中有价值的零件。而那些无法获利的部分——例如含有砷和铅的显示器则堆积如山,听任其有害成分渗入土壤、流入当地的水源。“巴塞尔行动网络”在其拍摄的影片《出口的危害》中,生动地表现了这些场景,令人触目惊心,也使得公众开始关注电子废品这一问题。
当影片于2002年在电子产品回收商的某次大会上首映时,观众们不时惊讶地倒抽一口冷气。许多人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收集并运走的电脑会导致如此深重的苦难。而今,几乎所有的品牌电脑制造商都用非常勤勉的态度,亲自承担了回收工作。“我想,那种原始性的材料回收其实依然存在,”但是,格雷斯曼同时指出,“毕竟还有那么多设备散布在世界各地。”
绿化IT产业不仅包括制造危害性更小的硬件产品,IT公司还在积极寻求途径,使生产过程和资源的使用也符合环保要求。
例如,印度软件外包巨头威普罗公司制定了相关指标并实行跟踪,包括每名员工及每个美元利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循环利用与垃圾掩埋的比率和每名员工所消耗的纸张量。网络搜索巨头谷歌公司将步伐迈得更大。谷歌授命一名有“绿色能源沙皇”之称的工作人员以低于煤的成本开发生产高达十亿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谷歌公司计划每年投入数千万美元的资金,用于该“可再生能源计划”。
转载请注明来源:节能环保成全球责任 IT产品新增绿色标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