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业德国公关:价格战阴影依然笼罩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897

||2009-09-26

  反倾销之剑悬在中国光伏业头顶,施正荣领衔在德国沟通释疑,但价格战阴影依然笼罩着国内光伏企业

  9月23日,一年一度的欧洲光伏工业协会会议在汉堡如期召开。尚德电力、常州天合等多家中国太阳能电池厂商都应邀赴约。

  这是继欧洲当地光伏企业拟对华提出反倾销申请之后,中国与德国企业之间首次面对面的沟通。

  常州天合的一位与会人士向CBN记者透露,这次沟通卓有成效,一方面解释了德国对中国政策的误解,而且来自各国的企业还组成了一个特别沟通组,以此加强彼此的长期沟通。

  与此同时,9月21日以来,来自世界各国的943家光伏太阳能厂商、协会和有关机构齐聚汉堡,参加第24届欧洲光伏太阳能年会暨展览(EU PVSEC)。这是国际光伏太阳能行业主要的会展活动之一。

  参加本届年会的德国企业数量最多,中国参展厂商的数量仅次于德国,在美国和日本之上,在总面积65000平方米的展厅内,时不时能看到中国厂商的展台。中国企业之间的价格战阴影依然难以散去。

  赴德国沟通

  不久前媒体的一则报道引起各方关注:德国光伏企业Conergy与SolarWorld联合多家组件厂商,游说德国政府和欧盟委员会对中国产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调查。

  由于这只是德国厂商的一个意向,尚未升级到政府层面,因此,中德光伏企业之间还存在着不少对话的机遇。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马学禄在上周末的一次光伏论坛上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说,通过对话,或许能化解对立和对抗的情绪。

  “(光伏)是一个很新的行业,我们希望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协会与协会之间的对话,来实现更好的产业对接,实现这个产业在全球的分工,使得这个成本更大地下降,达到我们大家的期望。”马学禄提醒道。

  据新华社日前报道,中国已经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将赴欧洲与相关企业及政府部门沟通,力避反倾销。

  反倾销工作组成员包括了中国光伏产业各生产链环节的主要企业代表,如尚德、英利、晶澳、天合等。工作组决定,由无锡尚德董事会主席兼CEO施正荣率领相关企业负责人,赴欧洲与欧盟相关企业沟通。

  常州天合一位高层向CBN记者表示,德国和中国的对话相当重要,“此前,有德国企业认为中国政府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提供了补贴,这就是一种误解。我们告诉德国方面,我们没有得到政府的补贴,政府的补贴是给电站投资者的。”

  太阳能电池产业分为几个环节:多晶硅、硅片、拉棒、电池及电池组件。中德数千家厂商涉及该行业的各个环节。

  而这次提出反倾销调查的,是德国的电池终端企业——太阳能电池组件厂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CBN记者,一些光伏上游厂商可以成为彼此沟通的桥梁。

  欧洲光伏工业协会副主席默雷·格曼伦则对CBN记者表示,协会也不主张中德企业产生矛盾,“坐下来好好商量,如共同去开发更大的美国市场,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反倾销”真相

  昨天,英国《金融时报》德国版刊登对施正荣的专访,他驳斥了德国太阳能设备制造商对其提出的倾销指控。

  “尚德太阳能的利润率接近20%,而许多德国太阳能公司不再具备竞争力,因为他们没有在经济形势大好时期努力提高效率。”施正荣表示。

  而有关政府补贴,施正荣说中国政府对太阳能产业的确有一些鼓励政策,但是对于这个产业的政府补贴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普遍的,德国厂商也从德国政府那里获得很多补贴。他否认了“有关中国太阳能公司获得低成本信贷和环保标准宽松”的说法。

  “我们为什么不能携手合作,使太阳能变得越来越便宜呢?既然德国能生产很高质量的专业设备而中国更擅长生产电池板,合作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施正荣反问道。

  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指出,中国在德国的电池销售价格,可能要比德国当地的电池售价便宜一点,但不会便宜太多。

  其中的因素是由于德国和中国的签约订单方式不同所致。

  他说,中国直接和客户签的是现货价,德国企业签订的是长单价。今年现货价是比长单价格要便宜一些,因此中国企业存在了一些优势。但回到去年的话,中国企业的现货价格要比德国贵,是不是中国也应该说德国企业有问题呢?

  根据常州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2008年电池组件售价在每瓦2.5欧元到2.8欧元左右,2009年价格大跌到了最低每瓦1.7欧元,整个光伏市场的利润都在缩水。

转载请注明来源:光伏业德国公关:价格战阴影依然笼罩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