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转移之路

    |     2015年7月13日   |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1383

||2010-07-25

富士康的北迁之路,顺应了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全球范围之内“逐低成本而居”的转移之路。追逐人力、土地和运营的低成本,将附加值最低的加工制造环节转移到拥有大量更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并以此带动迁出地的产业升级,是大型国际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发展逻辑。

顺应这一发展规律,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过3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将纺织等传统制造业向日本、西德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电子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次,在20世纪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国将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自身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三次,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将自身不具有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吧)的产业向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国际鞋业巨头阿迪达斯的发展路径可以看做是这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阿迪达斯在上世纪70年代, 从欧美转入日本、韩国。80年代进入中国台湾地区。而在90年代由于新台币升值、劳工成本上涨开始向中国内地转移。在将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外包给独立的第三方工厂的同时,阿迪达斯集中精力运作品牌,专注在设计领域,紧紧抓住利润曲线附加值最高的部分。现如今中国是阿迪达斯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但由于通胀和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阿迪达斯开始考虑将生产线从中国沿海逐步扩充到东南亚。但由于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和政策法规不稳定等原因,在承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上,中国内陆地区或许比东南亚的印尼、越南等地更具竞争优势。

事实上,当前在中国国内产业转移的趋势比国际范围内还要更加明显。仅次于富士康的全球第二大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EMS)伟创力将它在全球范围内的24平方公里工业生产面积中的三分之二布局在中国。

自1988年来到中国后,伟创力一度将深圳当做桥头堡,以此为根据地向全国扩张。随着深圳各项生产成本的增加,1995年伟创力将目光转向了发展相对滞后的珠海,并收购了生产印制电路板(PCB)的私有企业,把珠海斗门作为自己的基地。

而随着整个珠三角地区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与富士康一样,伟创力也开始布局自己的内迁之路:今年,5月31日,世界500强企业伟创力正式宣布计划在江西赣州建立电源生产及服务设施。

两个代工巨头,富士康和伟创力在内迁之举上的不约而同,或许昭示着中国大陆的内部地区,将成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又一次大举转移的目的地。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全球转移之路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