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营销的缺陷

    |     2015年7月13日   |   会议会展   |     评论已关闭   |    2303

|李光斗|2010-05-28

中国企业曾缺乏数字化管理,如今,我们又陷入了过分崇拜“数据”的怪圈中。对数据营销的迷恋之风,在企业界、广告界和传媒界盛行。数据不是灵丹妙药。事实上,在数据营销大潮中,数据营销的种种缺陷也日益凸现,引起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与深刻反思。真实的数据能反映真实的需求吗

19世纪,负责对华贸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曾对来自中国“真实”的数据做出非常乐观的预测:中国有4亿多的人口,按每人一顶礼帽、一支文明棍来计算,那将是多么庞大的市场呀,可当东印度公司满怀希望将大批货物运到中国时,他们才发现由于消费习惯的不同,中国人根本不喜欢也不需要东印度公司的这些货物。

纽约自来水公司曾发现,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夜晚电视连续剧播出时,每隔一段时间自来水用量激增。后经调查才发现,自来水激增的时间正是电视剧插播广告的时间,人们都赶在这几分钟里上卫生间,几百万只抽水马桶同时冲水,用水量一下子激增,广告主花费几倍于平时的广告就这样被抽水马桶冲走了。

真实的数据欺骗了广告主。马桶冲走了看起来很高的收视率。

这些实例告诉我们:以单纯的数据为支撑的数据营销缺陷重重,数据营销常常会产生误导,甚至使人做出错误的判断。那么,数据营销的缺陷到底有哪些呢?对于人来说,数据并不能反映一个人本质的、内在的东西。数据不能衡量一切,人本身更不能用数据来衡量。

美是世界上最没有标准的,环肥燕瘦,各花入各眼,每个人对美的理解都不同。“选美不能只看三围”,如果评价一个女人的美丽单纯按“三围”数据,按36:24:36的玛丽莲·梦露尺寸来衡量,所有的的美女可能都是畸形的。

在所有的选美比赛评选中,评委除了看“三围”,还考参赛者的才智、学识等其他的方面,最后进行综合打分。故而每次选美大赛的冠军不一定是“三围”数据最标准的人,但一定是才貌双全,最有气质和内涵的美女。对于企业来说,数据不等于品牌的实力和影响力

一方面,数据营销并不能保证品牌的长治久安。

三元牛奶是伴随北京人一起长大的牛奶,在过去,三元牛奶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但是现在京城的三元已受到了蒙牛和伊利的“双重挤压”。

当年在上海曾经红极一时的本地品牌:金星彩电、凤凰自行车、水仙洗衣机、上菱电冰箱、美加净牙膏……如今也很少能被新一代的年轻人记起了。

另一方面:数据无法解释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中国乳业巨人——蒙牛1999年成立时,注册资金只有100万元,没有奶源,没有厂房,没有市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蒙牛当时并不是单纯追求市场占有率和经营规模。而是拿出大量的资金投放广告,当年就开始在央视做广告,尽一切可能提升蒙牛的品牌影响力。蒙牛借助中央电视台强势媒体的广告投放资源,稳稳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形成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影响力有了,市场占有率也随即跟上,短短六年,蒙牛牛奶便荣登中国乳业“领跑者”之位。

同时,为巩固市场占有率,蒙牛的品牌建设力度还在不断加大。2003—2004年的“蒙牛——中国航天员专用牛奶”事件营销,2005年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比赛,表面上来看都不是要提高“数据”,可实际上因为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蒙牛的市场“数据”(业绩)都有不俗的表现。

2003年“最具影响力的企业领袖”评选中,蒙牛总裁牛根生排名第十;2004年再次评选时,牛根生排到了第六位。其实,论实力,蒙牛应在十名以后,但是论影响力,牛根生的排名当仁不让。

蒙牛的发展破除了人们对数据营销的迷信,印证了一个真理:有品牌影响力就会有市场占有率,影响力可以转化为市场占有率,而且是长久的市场占 有率。对于媒体来说:量化的数据并不能确定媒体的价值 。

首先,数据是不可能完全真实的,其实际指导意义有限

在中国大陆,媒体普遍使用电视收视仪等专业手段来得出数据。现在中国个人电子收视仪的数量和覆盖范围已远远超过它的发明者——美国。1987年,美国开始用个人电子收视仪(People Meter)针对全国电视网(如ABC、NBC、CBS等)播出的全国性节目提供收视表现数据。

反观美国,美国人并不大喜欢这仪器,美国国会都觉得电视媒体不能单纯靠电视收视仪。因为美国人发现收视仪样本中存在的抽样偏颇的问题。在收视仪中,“年轻白领男士“的收视率持续下跌;而富豪们与少数族裔也几乎不再看任何电视了。

然而,实际情况是电子收视仪根本就没有采集到这三类人的样本。为什么呢?因为白领男士常常不在家,装不进去;富豪们不愿受监控,不让装;少数族裔居无定所、迁徒颠沛。这一结果最终引起了美国国会众议院辖下的电视传播委员会的质疑,并组成了调查委员会。

因此这种电视收视仪得出的收视率是不完美的,不完整的,反映不了电视真实的收视状况。

其次,收视数据不能反映媒体的影响力和受众的信任度

凤凰卫视的收视率和覆盖率并不高,在许多地方,人们还看不到凤凰卫视的节目。但是,凤凰卫视的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却是巨大的。凤凰卫视不仅靠新闻节目赢得了观众,而且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提升了凤凰的媒体 形象。

在纸质媒体中,《中国企业家》发行量只有《今古传奇》的八分之一,但《中国企业家》的广告收入相当于《今古传奇》的十倍还不止。发行量并不决定它的影响力。

如果单纯用数据营销,是无法解释这些现象的。

第三,数据营销不能反映媒体的广告环境等其他影响因素

广告主最痛恨的是电视的遥控器。好不容易播广告了,可能因为媒体的广告环境不好而浪费了广告费。比如,由于前面是一个很无聊的栏目或一个令人反感的广告,导致许多观众拿起遥控器切换出去。

广告环境对广告的效果影响很大,是收视率、发行量等数据不能解释的。对于营销来说:“真实”的数据并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 。

首先,数据营销无法准确预测多变的中国市场

因为中国市场变化太快,很多行业存在裂变式、爆发式、跳跃式发展的机遇,这些都是数据所无法预测的。1990年第一部手机在我国投入使用时,政府有关部门曾放胆预测:到2000年,中国手机的用户将达到80万户。事实上,到了2000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达到8700万,是预计数字的100多倍,而到了2002年,中国手机用户迅猛增长到2.06亿。2006年,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了4亿。数据给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其次,数据营销不能洞察到消费者内心最真实的需求

由于没有洞察到消费者内心最真实的需求,真实的数据如果不加判断往往会失真,被数据误导而进行错误品牌营销策略的教训不胜枚举。

调研中获得的数据很重要,是我们参考的依据,但隐藏在数据背后的判断则更重要。

数据判断时有个思维的方法:“逆向思维”。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时生产电视机是不赚钱的,因为据当时调查得知看电视的人数很少,所以就得出投资电视机是无利可图的。但随着电视台节目的日渐丰富,连带地促使电视机的增长空间不断上升。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分析,电视节目的稀缺才导致电视机的购买意愿降低,电视节目一旦丰富多彩,一定会刺激电视机购买需求激增。

如果对数据缺乏判断力,往往会产生误导。

营销大师汤姆·彼得斯说:“数据重要,但对数据的判断更重要。”

在日益倡导健康生活的今天,牛奶越来越受到每个家庭的重视。当年蒙牛要推出新的利乐枕包装牛奶,委托调查公司问:“牛奶装在塑料袋里您会买吗?”大多数买牛奶的家庭妇女都是回答“不会”。但企业还是决定大胆一试,推出利乐枕包装的牛奶投放市场看看反响如何!(包装成本降低,整箱的售价也相应降低了。)由于投放市场的利乐枕包装牛奶一箱的售价比利乐砖便宜20元,结果利乐枕包装的牛奶在所有牛奶品类中一下子成为家庭妇女的首选。调查问卷所得出的数据与消费者实际纷纷抢购的现状完全背道而驰。归结原因是普通大众消费家庭都是以家庭妇女为主要的产品决策者和购买者,她们在选购任何产品时,都会喜欢选择价格便宜并可以讨价还价的东西。这样她们就可以和其他家庭妇女在聊天时显示一下自己持家有道、会省钱、过日子的“好管家” 形象。

20世纪80年代初麦当劳和肯德基几乎同时准备进入中国,根据其所委托进行的中国消费者饮食结构的调查,麦当劳觉得中国人是世界上饮食习惯最顽固的,不容易接受外来的洋快餐。但肯德基却判断中国是个广阔的快餐消费市场,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快餐店在北京前门正式开业。三年后,麦当劳才在深圳登陆。时至今日,事实证明肯德基当时的市场预测是对的,在全球市场不敌于麦当劳的肯德基,在中国大陆已遥遥领先。

通过对企业、媒体、营销实践的分析表明:简单的数据营销存在着很多缺陷,中国企业再也不能过分依赖数据营销了。这样不仅对品牌成长不利,还可能对品牌成长造成意想不到的威胁。吸收数据营销的精髓,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借助媒体影响力最大化品牌价值,才是企业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

 

责编:maqianshuang

转载请注明来源:数据营销的缺陷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