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现象”普遍存在 电信等十大行业最为突出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016

||2004-12-21



由中国产业报协会、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等30余家新闻媒体联合发起、中国社会调查所独家提供问卷设计、统计分析等技术支持的中国首届“霸王现象”认知度调查,经全国100多家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11月12日开始,截止到12月15日,中国社会调查所共收回来自全国各地的调查问卷58275封(问卷形式包括网上和信函方式),并于日前完成了《2004中国“霸王现象”认知度调查报告》。


“霸王现象”普遍存在 十大行业最为突出


“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普遍存在,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接受调查者选择非常普遍的占43.89%;选择比较普遍的占51.45%;选择一般的占3.89%;选择比较少的占0.76%;选择根本不存在的为0。


十大行业成为公众心目中“霸王现象”存在比较严重的行业、类别。在所有回收的问卷当中,公众集中反映了电信、房地产/物业、保险、电力、教育、医疗、银行、铁路、交通、超市等十大行业存在的霸王现象。调查显示:选择电信的占87.6%,房地产/物业占54.4%,保险占51.3%,电力占48.7%,教育占38%,医疗占29.8%,银行占22.5%,铁路占19.8%,交通占17.1%,超市占15.7%。


那么,这些行业分别都存在哪些霸王现象呢?调查结果显示,在电信行业,公众反映最多的是自己的手机充值卡当超过有效期时,无论卡中还有多少钱都会随卡号一起作废;还有一些公众反映,他们的手机经常收到一些不明短信,而这些短信在收到的同时手机费也被同时被划走了,这些现象让公众觉得非常气愤。调查还发现,“充值卡过期作废”已经成为公众最痛恨的“霸王现象”了。除此以外,“宽带故障、费用由消费者出”、“使用充值卡的手机,不提供通话详单打印服务”、“手机信号中断,经营者不承担责任”等规定都成为公众投诉的热点。


在房地产行业,公众不仅对房地产开发商一肚子怨气,同时对物业公司和房地产中介公司也是怨声载道。比较突出的问题有,房地产商在出售房屋时侵占消费者购房预定金和减少自己的违约责任等;物业公司收取业主费用不替业主服务;房产中介的“强制缔约行为”、“强制授权行为”、“加重消费者违约责任”、“中介方侵占买卖双方违约金”、“中介费超出规定标准”等等,都让消费者受害不浅。


在保险行业,公众普遍反映各家保险公司都是“投保容易,理赔难”。如人保公司的家庭财产险,公司就可以单方面撤消;各家保险公司的车险等许多险种都存在入保时交了很多钱,但理赔时,公司可以说出很多免赔的理由和规定,让投保者得不到预期的合理的赔偿等现象,让消费者大有上当的感觉。  


超过五成被访者能忍则忍


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反映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遇到过“霸王条款”或“霸王现象”。调查显示:选择遇到过的占97.46%;选择没有遇到过的占2.54%。而且,公众遇到的“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数量还是很多的。调查显示:选择非常多的占17.46%;选择比较多的占52.70%;选择一般的占26.94%;选择比较少的占2.90%。


面对如此多的“霸王现象”,消费者都是如何解决的呢?调查显示,多数消费者选择了向媒体反映、向消协投诉、拒绝签订协议、寻求法律帮助等途径。但是对于一些绝对霸王行业(比如电信、铁路、银行等)的霸王现象,消费者也只能采取能忍则忍的态度了。调查显示:选择能忍则忍的占51.2%;选择向媒体反映,寻求媒体帮助的占42.0%;选择向消协投诉的占39.8%;选择拒绝签订协议的占38.7%;选择协商补充协议的占33.4%;选择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的占22.7%;选择不采取任何措施的占32.0%。


多数消费者还反映,遇到“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寻求解决后,很少得到过满意结果。调查显示:选择很少得到过的占56.62%;选择根本没有得到过的占39.55%;选择全部得到过的占0.78%;选择多数得到过的占3.05%。


“霸王现象”仍将存在 垄断经济是“祸首”


多数公众认为,现存的“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在我国目前经济状况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灭掉。调查显示:选择不能在短时间内消灭掉的占74.09%,选择能的占5.72%,选择说不清的占20.20%;可见,“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在一定时间内还将会存在,不会在短期内被消灭掉,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全社会共同努力,加速它的消灭期,真正还市场经济一片晴朗的天空。


多数公众还认为,随着我国加入WTO,外国企业不断进入中国,“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的存在势必会降低我国各行业/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会起到非常不利的影响。对此,选择会的占85.96%;选择说不清的占10.84%;选择不会的占3.20%。


关于“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存在的原因,多数公众认为,垄断经济作祟是“祸首”。调查显示:选择垄断经济作祟的占81.0%;选择法律不健全的占50.0%;选择执法部门执法不严的占45.0%;选择地方保护主义的占36.0%;选择企业自律性差的占22.7%;选择信息资源不对称的占22.0%;选择消费者自身维权意识不强的占16.0%;选择商家逐利行为的占13.0%;选择全社会消费指导与消费教育力度不够的占6.0%;选择法律不普及的占5.0%;选择其他原因的占2.0%。


在如何有效遏止“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的肆意横行问题上,公众普遍认为要坚决打破垄断,让更多的工商企业参与到竞争中来;还有的公众认为既要加大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同时还要加强政府的监管力度;除此以外,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和发挥媒体的作用等都是被消费者认为能够有效制止“霸王现象”的手段。调查显示:选择打破垄断,让更多的工商企业参与到竞争中来的占79.7%;选择加大违规者处罚力度的占56.0%;选择发挥媒体作用,强化舆论导向的占49%;选择政府加强监督的占45.3%;选择不断完善法律法规的占43%;选择立法的占38.0%;选择加强宣传和教育的占10.2%;选择其他的占1.2%。


此次调查被访者代表性强、准确度高


据了解,此次调查收回的问卷显示,被访者的属性大致为:属于自然人的占96.56%;属于企业法人的占3.44%。被访者中自然人占了绝大多数;虽然被访者中法人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这些法人来自各类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法人来自国企的占26.77%;来自民营企业的占24.75%;来自合资企业的占46.08%;来自独资企业的占0.8%;来自事业单位的占1.6%。


参与此次调查的被访者覆盖了各个年龄段,其中以18-45岁为主。大致情况为:18岁以下的占0.9%;18-30岁占43%;31-45岁占32.2%;46-60岁占14.5%;61岁以上占9.4%。


在参与调查的普通公众中,可以说涵盖了各行各业,代表性极强。数据显示:属于工人/商业服务人员的占6.22%;属于农民/农民工的占1.10%;属于企业领导或管理人员的占13.53%;属于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的占23.05%;属于一般职员/文员的占10.15%;属于公、检、法、司法、安全部门/军人/武警的占3.15%;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会计、计算机人员等)的占14.79%;属于民营/个体劳动者的占2.60%;属于学生的占10.70%;属于离退休人员的占2.68%;属于下岗、失业人员的占1.97%;属于律师的占0.55%;属于自由职业者的占4.33%;属于其他职业的占5.19%。


参与调查的被访者,多数居住在城市,占总样本的76.52%;其余,居住在县镇的占20.02%;居住在农村的占3.46%。文化程度多数在大专或本科段,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调查准确度也相对较高。数据显示:初中学历的占1.96%;高中、中专学历的占12.28%;大专、大学本科学历的占68.62%;本科以上学历的占17.14。而且,多数公众对“霸王条款”和“霸王现象”具有一定的认知程度。调查显示:选择非常了解的占8.21%;选择比较了解的占40.30%;选择一般了解的占46.77%;选择了解甚少的占4.11%;选择根本不了解的占0.61%。

新华网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霸王现象”普遍存在 电信等十大行业最为突出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