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保险四大关键词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83

|雁渡寒潭|2012-01-05

年度总结之——“走马换帅”

十一月七日,正当坊间传出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领导即将有乾坤大挪移般变动的消息将近十天之后,保监会网站悄悄地将“主席”一栏换上了“项俊波”的名字。项俊波是谁?如果深谙中国金融财经新闻的人自会明了,项乃是前任的中国农业银行(2.65,0.05,1.92%)行长。从新闻通稿公布的时间来看,十月二十八日项俊波辞去农行董事长之职,自次日起便就任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兼党委书记。自此,中国保监会迎来了自马永伟、吴定富之后第三位掌门人。尚福林调任银监会,郭树清履新证监会,而项俊波到任保监会,或许这即将拉开中国金融新时代的序幕?

自到保监会上班以来,项一直在“话少说,路多走”,“走出去,广调研”,在人保和国寿调研时,特别强调了文化构建的重要;在谈及保监会定位时强调,保监会是保险业“监管机构”而非“主管单位”。

在各大媒体统一宣告项俊波上任的新闻稿中,大多传递出两层含义:其一,中国的保险行业规模,在连年跨越式增长之后已然遇到瓶颈。其二,新任掌门项俊波从监察部到央行再到农行,“上过战场,打过硬仗”,乃一代有理想主义情怀之领袖。由此看来,保险业的未来敬可期待。

时间久了,整个行业必须发生变革才会有质的变化。从央行到农行再到保监会,项俊波可谓是从业经历最丰富的金融家之一。但看上去并无实战经验的领导,能否做好外行管理内行的操盘手,需要时间去考验。面对“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力提升保险业综合竞争能力、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等新期待,新主席和领导班子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年度总结之——“改制谜团”

就在项俊波出任新任保监会主席的消息公布后不久,一则援引自某保险业内消息灵通人士的新闻便浮出水面。该消息称中国人寿(16.58,-0.88,-5.04%)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有望荣升为“副部级央企”,其组织关系及高管任命都将由中国保监会移交由中央组织部进行管理。但此消息均未经相关机构确认。直至笔者动笔写这篇文章之时,依然从公开媒介无法找到更加明确的答案。

从中国金融业发现的必由之路来看,此种做法不无裨益。长期以来监管机构既要促进业务飞速式发展,又必须彻底进行市场规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可事实上,左右互搏,相互抵消。那重重的阻力,特别是对于数字指标的崇拜,往往将最应完善的监管机制冲击的一无是处。如果监管机构只对金融行业的风险进行掌控,扮演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角色,将盈利这般的职责剥离开去,权责分明的金融市场值得所有人期待。

但监管机构是否真的会放弃,那远比“监管”更加诱惑人的“政绩”。毕竟一些“持续发展”的数字,会让每一个掌舵者动心。另外,当上述险企现行成为最初的受益者的话,谁又能来监督他们的运作?曾经处于被监管状态的商业企业,一旦完成了终极跨越,那就彻底凌驾于其监管机构之上。当年的被监管者全部咸鱼翻身之后,曾经标榜着的市场化经营也将向着更加纯粹的垄断化方向发展。

上面这段话说起来有点耸人听闻,但愿假设永远都只是假设。

年度总结之——“渠道新声”

传统的各个销售渠道走到今天,依然有其天然的生命力。但如果每一家保险企业都全部有着别无二致的业务流程,那么整个行业的活力便消失殆尽。保险企业为求自保,也必须钻研出与时代同步发展的业务形态。

网络保险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将近十年前最简单的意外险产品已经实现了电子商务功能。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彻底来临、网上支付的大规模发展以及电子签名法等配套规章制度的明确,更是为网上保险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

如果说2009年饭否被封杀之时你不知道微博还情有可原,但在2012年都尽在眼前的现在,如果还对微博一无所知那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微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至少对于以服务及销售为目标的保险公司而言,这更是创造品牌与推广产品的极佳途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都没有“苹果”树开得那么茂盛。苹果的各类产品,从IPHONE到IPAD,俨然已经成为帝都魔都的街机。抛开其他方面的因素,其本身所具备的优点,完全利于进行各类商务推广。部分企业针对IPAD为载体开发配套的业务系统,足以为“移动出单”这一梦想的广泛实现提供最强大的技术支持。

只是在为数众多方兴未艾的新型渠道大力发展的今天,还是希望业内人士在着眼保费收入的同时,更应考虑好每一个细节。新兴渠道需要的是过硬的技术,以及最为合理的服务。这不是靠拍脑袋就能得到的答案,需要你在上马项目前去明确时间、投入和产出,总之是需要“投资”,不能只是“投机”。

年度总结之——“乱象迭生”

如果用“步履维艰”来形容保险业在2011年的发展,也许还是有点夸大其实。先举些具体案例说话。截至2011年十月,在中国大陆地区经营保险业务的公司主体已达147家,其中包括中资公司96家,外资公司51家。保险业总资产将近5.8万亿元,其中寿险4.8万亿元。净资产5730亿元,而截至今年十月的利润为678亿元。如此数据,可以说看得人心神荡漾了吧?

但中国的事情便是,如果仅仅依赖那些表面上的数字,你永远不会知道他背后意味着什么。作为寿险公司从业十年的员工,我经历了过去十年各类型公司的各个发展阶段。有些事情在一点点走向正常,而有些事情却不断地呈现出异样的情况。数字好看了,可行业的口碑真的提升了吗?行业整体生存的环境还远没有达到和谐发展的阶段。如果某一个泡沫被击碎,那么整个业务链将受到最严重的冲击。

比如老生常谈的银行保险。保监会网站上刚刚公布了各险企前三个季度的保费结构情况。可以明确地看到,相当一部分中小型企业,其标准保费占比相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了大幅度下滑,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实收保费的一路走高。趸交理财型业务占比的增加,对于这些公司而言是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赔本赚吆喝”的路尽管早已被看清,但他们依然前赴后继走上这条不归路。

笔者日前亲历某件事情,感慨颇多。参加了一个紧急会议,主题是各国有银行几乎同时向各家险企发函,措辞强硬地要求开放某业务系统的多项功能交易。由此想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部分银行在中介业务中尝到太多甜头,对各类手续费的需求远超对于风险的控制。其二,长期以来的代理业务中险企愈发弱势,对银行的依赖导致恶性循环。其三,银行业联合施压,而险企仍各自为战,最终不免被各个击破。这是无奈的现实,却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会上演。

与银保渠道相似,甚至更加变本加厉的是新鲜出炉的电话销售。保险电销这几年可谓是发展凶猛。在2011年中国金融客户联络中心与卓越服务峰会上,金融业的呼叫中心坐席超10万,比通信行业还多,平安保险单车险电销呼叫中心就近2万人,产值超百亿。虽然客户的拒绝声抱怨声不绝于耳,保险公司仍然热衷于让一批又一批的外拨人员拨打着客户的各个电话。加上成功学越来越浓重的熏陶与洗脑,那些所谓“话术”渐渐远离了产品本质而走向相反的方面。

这本是一个伟大的行业,它也从来不缺乏需求,但市场上最显著的怪现象就是需要保险的人得不到合理的保障计划,而不需要保险的人却因保险增加了沉重的负担。乱象迭生,何去何从?

转载请注明来源:2011中国保险四大关键词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