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智能化的思考

    |     2024年4月2日   |   2024年,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116

春节期间互联网上热度不减,OpenAI成为春节期间的“话题之王”,OpenAI推出其首款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用文本提示词就能生成60秒1080p复杂场景视频,或者扩展生成的视频使其更长,同时视觉质量相当惊艳。3D仿真能力非常突出,看来要带起一场新的革命。

过去的几年AI是大家谈论最多的,各个行业都在寻找突破,技术和产品不停的投放到的业务当中,但是热度很大,但是总有一些雷声大雨点小的感受。

多年在BPO行业,接触最多的是互联网公司,都说互联网公司专属名词比较多,变化快,工作卷,爱革新,我的感受还是挺多的。对于客户服务来说,也是变化最多,快速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智能语音交互、NLP、智能质检等应用产品,已在行业中有了很多应用场景和案例,但是随着业务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实际效果还未达到预想的高度。

随着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客服行业经历了从传统的电话呼叫中心、单一的网页在线客服到如今客服系统多元化、智能化的发展变革。

尤其是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AI等技术的突破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改革自己的客服中心,智能客服从规模到形式逐年增长和变化,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市场前景广阔。

电商平台“卷起来”,谁都别想躺赚,用户是乐意见到的。所以AI应用和模式创新,一直是各大电商平台的一大战略要地。当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时,马云在内网罕见发声,“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但核心问题是,AI或许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但对“数字原生”的电商企业来说,却不是什么新事物,早在2013年,淘宝就提出了“千人千面”的算法。拼多多在初创阶段就提出了“拼多多是由分布式智能代理网络(分布式AI)驱动的”。从 “电商+AI”到“AI电商”,残酷的存量时代,电商行业需要的,不只是从机器学习到大模型的技术升级,而是一场更彻底的“变法”。内外驱动之下,电商行业迎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AI革命。同样,风潮也影响到了客户服务,目前而言,几乎每一个互联网平台都需要客户服务,向客户介绍商品、处理客户投诉、回访平台服务质量等。那么AI能不能代替真人,接手这样一份工作呢?2018年,阿里巴巴在首届智能服务技术峰会上,向大家介绍了一位新朋友——「店小蜜」,它完全由人工智能技术支撑,向咨询产品的消费者提供服务。这是阿里在人工智能服务上的一次重要尝试。数年时间过去,人工智能客服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的标准配置,它们表现到底如何?能否快速了解客户的需求,解决问题?

AI客服已经在行业里得到了应用,不光是电商,各行业头部企业都在自己服务方式中增加了AI客服,产品也是五花八门。但是AI客服的痛点也比较多,答非所问,重复内容,功能单一,效果一般,等等,使用的企业未达到自己想要实现的效果,同时还要为一些问题后遗症,做补救。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AI客服可以连续 24 小时在线,提供及时的问答支持,并能全方位介入客户服务,在降低用人成本的同时可以极大地提高客服的工作效率。然而,就客户体验来说情况并非如此。“AI客服一直重复,想找个人工可真难!”很多在拨打客服电话时,与AI客服周旋许久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而人工客服却迟迟不肯“出面”。这层“壁垒”该如何打破?

从本质上来说,AI客服的争议,是在服务中为追求智能化而忽略人性化的问题。目前许多AI客服的技术尚未成熟,回答单一,经不起追问。但为了减少成本支出,降低人力投入,仍需要启用AI客服服务各个场景,而忽视对AI客服的“培训”,虽然做了设置,还会安排专人进行维护,但是效果并未达到应有预期。

在众多场景中,电商平台是比较能凸显效果的。电商售后作为消费体验的重要一环,与平台息息相关。想要发展,应增加对AI客服的语料,对“知识库”维护和升级,提升客服智能化水平,满足用户更多需求。希望AI客服能变得更“聪明”一些。AI客服的智能化水平需要不断提升。比如,加强技术研发创新、持续优化迭代、引入最新的语言大模型技术。AI客服的“知识库”需要不断升级扩容。其中,包括多轮对话场景知识库、业务技能知识库、个性化问答知识库的不断完善等。只有真正能“听”懂问题,才能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其次,技术的进步,并不代表“人”的退却。AI客服与人工客服之间不该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过分依赖AI客服,不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可能造成平台与用户间的矛盾,甚至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客服的本质在于沟通,在AI客服还未十分成熟阶段,应合理设置AI客服与人工客服间的转换通道,让人工客服更加主动介入,处理AI无法完成的消费诉求,使用户能感受到服务温度并未下降,同时还能给与不同的服务感受,增加服务方式。我们也希望在AI客服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人工客服能及时接上来。客服是一个有温度的工作岗位,指望用冷冰冰的智能程序解决所有问题并不现实。至少在技术还不成熟的阶段,人工客服不可缺失。应保留相应比例的人工客服,保证人工客服转接渠道通畅,针对涉及到特殊业务和核心业务,做到人工客服“一键转接”,合理配置人工客服和AI客服。

对于不同需求,不同习惯的用户,给与不同的服务路径和服务方案,可以做到解决一定服务问题,满足一定用户需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AI能完全替代人工吗?或许有一天,它会发展到具备情感交流能力,精准判断用户所需。但在那一天来临之前,请给用户多一个选择。

当然,相关部门的监管也必不可缺。要及时制定相关行业领域的监管办法,建立完善的AI客服技术与服务标准,通过标准和规则,让整个行业的秩序更稳定,才能良性发展,避免大家各自为战,最后让很多有发展潜力的功能和产品销声匿迹。

反向例证,不止AI客服,也有个别业务场景,在应用智能质检时矫枉过正。智能质检原本是提升质检效率,降低质检人工投入,降低人为因素。但实际应用场景是,作为了核查员工错误的识别设备,员工错误被逐步放大,增加了员工错误量的识别,但是并未提升服务质量,反而激发的员工的逆反心理,增加了管理成本。针对服务,确实少出错,不出错,对于服务本身来说是较好的一个状态。在服务过程中,如果能简洁、快速、直接的解决问题,同时又伴随着良好的服务态度,这是一个理想的服务状态。质检抽检受制于人力投入,抽检的量级和比例都会有一定瓶颈,导致会有容错率,有些业务量大的场景,容错率可能会比较高。智能质检系统,通过设置关键词,将识别错误的颗粒度提升,可以将一些隐性问题识别,由人工做二次判断,增加了服务中问题被发现的渠道,给与了更多筛查问题的方向。但应运而生的不是怎么规范化服务,通过智能质检,考虑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只是为了发现错误,而且发现错误,导致让质检这个岗位产生增加,凸显了质检的作用,但是实际效果不是解决问题,增加了问题核实的工作量,而且还可能让问题扩大化,工作量增加,问题量增加,但是解决效率变低,让整个氛围变得焦虑。渐渐让一些智能化产品和功能,变成了“鸡肋”。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智能客服行业将继续朝着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毫无疑问,智能客服有了AI技术的加持和助力,将会以更好地姿态满足用户需求、提升客户的服务体验。但是在这个应用过程中,应该细分功能,很多行业适合部分功能智能化,分模块,分场景,做到细分,这样实际应用场景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同时让好的功能得到应用,产生更好的效果。在这个领域实际场景的专业人才,目前也是凤毛菱角,没有做到桃李满天下,这给未来也留下很大的空间。

客服行业发展的必然伴随着智能化的进程,希望随着技术革新,让行业进入新的纪元。

作者庞超,软通动力数字运营服务线实施总监。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文集2023第四辑•数据与智能。

转载请注明来源:行业智能化的思考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