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芬谈转身CEO后3议题:适应互联网节奏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49

||2010-04-20

  CEO议程

  3月17日凌晨,王利芬的优米网上线了。这一回,她终于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来专注这一场“真正的创业”。

  王利芬的办公室由原来《赢在中国》剧组租用在SOHO现代城的9层搬到19层,这一个2000平米左右的复式办公室中,有一个小型的演播室,近20席左右的观众区。逢周一至周五,网络报名的观众来到现场参与一档《在路上》的节目录制,听嘉宾聊着关于职场、创业、人生、婚姻等的话题。

  这看似和王利芬以前作为知名制片人节目制作的流程差不多,但实际上大有不同,因为传播平台改变了。和现场观众同时参与的还有网络直播之外的优米网网友,也有通过msn、Skype连线到现场的场外观众。

  CEO议题

  面对创业平台的属性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带给王利芬最重要的体会就是,与电视相对单一的传播方式相比,“来到网络空间更大,手段也多一些。”

  当然,一开始的优米网还不是现在这个模式,那电视人做网络视频,选择什么商业模式?

  在一个没有《在路上》直播的周末,王利芬和南方都市报记者聊起了由制片人转身CEO之后,面对的三大议题。

  将C2C调整为B2C

  去年11月中旬,刚从央视离职的王利芬为“优米网”搭建的却是这样的框架:曾有一个广播学院的学生特别想跟她聊半个小时,愿意付费50元钱,因此,王利芬开始构思搭建一个c2c的交流平台,摆在优米网上拍卖的则是像创新工场CEO李开复、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邓锋、易凯资本CEO王冉、敦煌网总裁王树彤、当当网联合总裁李国庆、思科中国副董事长林正刚等人的交流时间。

  不久,这个没有经过市场调研的创意没有实现她最初的设想:习惯了互联网免费资源的用户,付费的意愿并不高。

  虽然c2c的商业模式面临调整,但有一项用户需求却是不变的:“用户需要有经验的,有知名度的人,来讲一些东西。”王利芬告诉记者。

  所以,王利芬将优米网模式调整为b2c的视频网站,重操电视制作的旧业,除了名人拍卖这一栏目保留外,优米网其他内容调整为《在路上》《创新》等定期播出的栏目。

  这一调整开始让优米网有了起色。既往的电视制片人经验让王利芬在栏目制作上如鱼得水,加上一直以来积累的商界资源也为她的栏目提供源源不断的嘉宾,有如一颗颗重磅炸弹吸引用户的眼球。调整之后的优米网上线当天,PV值60多万一举冲到全世界排名600多位,记者采访王利芬当天,这一排名已提升到460多位。

  怎么适应互联网的节奏?

  从表面理解,王利芬看似自立门户做了另一个独立的“内容提供商”,只是播出渠道转到互联网视频领域。但这一转变对她来说,却不止是播出格式转变那么简单。

  “互联网要求我们有更快的应变能力,节奏变得更快了!”王利芬介绍说,每一期栏目播完了“事情比做电视的时候更多了”,“要做嘉宾语录,还有用户分析,看哪个节目的点击率更多,看清楚用户在关注什么问题……”

  与用户高度的互动以及更快了解受众的需求偏好的特性,王利芬将之前电视制作方法做了一些调整:“我们将议题前置,让用户自己去投票选择,哪个话题投票高我们就做哪个。”

  此外,对互联网视频无限次重复的特性也让王利芬需要对节目后期的挖掘下功夫:“比如说直播播完了,还有多种的形式来呈现,根据实际需要,一个半小时的直播包装成嘉宾语录等短视频;而不能看视频的用户,也可以看文字版的;一周之后,节目被切成若干个主题的短视频,经过归纳整理,用户可以随时根据关键词搜索视频库。”

  这些做法,都是之前《赢在中国》在央视分秒寸金的时段上所不能实现的。

  如何做化繁为简的媒体

转载请注明来源:王利芬谈转身CEO后3议题:适应互联网节奏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