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GE厦门合资工厂被指血汗工厂真相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32

||2009-02-08

-经理:上班时间肯定超过12小时

-记者夜探通士达 恍如走进女子中学

-通士达回应:我不是“血汗工厂”

“每天上班12小时”“上厕所要跟班组长打报告”“请假一天扣工资20元”……业务涵盖能源、医疗、金融、家用电器、媒体娱乐等众多领域,年度收益以百亿美元计的庞大商业集团通用电气(GE)公司,是否真如PolicyMattersOhio的报告所言,其位于厦门的合资工厂正在“压榨工人血汗”?

记者调查GE厦门合资工厂被指血汗工厂真相

为了探寻真相,《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展开全方位调查。

部门经理

拿汞超标说事的是外行人

王巍(化名)是通士达的部门经理。厂房是否“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王巍说:“我们算做得很好了,国内生产环境比我们差的工厂多了去了。”汞超标是照明行业的普遍问题,“无汞化”目前还无法做到。

王巍强调:“揪着汞超标说事,是外行人说内行话。”对于工人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请假要扣工资等说法,王巍拒绝回答。

实验室经理

上班时间肯定超过12小时

即将从通士达离职的实验室经理李俊(化名)说,据他所知,厂内工人都是“三班倒”,每天工作“肯定超过12小时”。之所以超负荷工作,因为“工人想赚钱”,通士达是按件计酬。通士达工人的基本工资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持平,为750元。但“厦门岛内岛外情况不同,岛外两个基地的工人,几年前工资已经有八九百了”。

原员工的妻子

幸好老公不在生产线上

王新(化名)的丈夫在2002年至2005年期间,曾任通士达照明LED项目的经理。对于通士达照明是“血汗工厂”的传言,她坦言“有所耳闻”。

王新告诉记者,由于丈夫是“坐办公室的”,但她“曾经在网上看到过相关的图片”,觉得“幸好老公不是在生产线上班”。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仅实地探访了GE厦门合资工厂,与工人进行了面对面对话;还采访了这家公司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从他们的描述中间接了解了这家公司的用工情况。

最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在采访了这家公司的在职、离职员工和家属以后,有一个发现令人痛心:相比国外机构大张旗鼓的调查、长达20页的报告——其中还不乏充满 “热情”的激烈言辞,真正身处被斥为“血汗工厂”的厦门通士达员工,对每周超过60小时的工作时间及长期充溢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环境,竟普遍表现出习惯,竟普遍表现出淡然!

且看上海市郊,体现GE公司“绿色创想”、利用先进能源技术的风力发电装置正一个个整齐排列着,和风吹送时,“大风车”会缓缓转动,与旁边农田上的稻草人相映成趣,不远处树林里还有松鼠窜出……看到这样一幅现代科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谁能想到,同样也是GE,同样也是现代科技的内核,其表现形式却有天壤之别:密不透风、光照不足的厂房内,大汗淋漓、精神不振、健康成忧的工人们,在生产线前马不停蹄地连轴运转。

在GE公司最新发布的年报上,赫然写着:“我们是一家安全可靠的增长型公司”。在这家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的公司向其投资者做出美好承诺之时,其经营者有没有想过,在中国这片每年至少消化其四分之一销售额,并曾给予其“企业社会责任最高荣誉”的这片土地上,居然还存在着一家由GE经营、被指涉嫌违法用工的“血汗工厂”?

你看到的,难道只是冰山一角?

记者夜探厦门通士达厂房

女员工:不明白工资是咋算出来的

GE厦门合资工厂涉嫌非法用工,处于漩涡之中的通士达照明究竟发生了什么?工厂的工人真的如报告所说遭遇了违法待遇吗?昨日傍晚6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抵达厦门,赶到新阳工业区,对通士达生产工厂展开现场调查,并对工厂员工、当地市民及有关技校进行了采访。一名女员工告诉记者,她不知道自己的工资是怎么算出来的。

调查·厂房

冷清工业区唯通士达热闹

厦门傍晚气温已达20℃,一出机场,草坪中央巨大的“通士达照明”广告牌与“招商银行”比肩而立。厦门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通士达照明在厦门尽人皆知,但他从未听说过GE公司。

从机场出发,近一小时后,记者赶到位于新阳工业区的通士达生产工厂。新阳工业区地处内陆,与厦门岛隔海相望。据介绍,2006年,厦门市政府为发展旅游业,将许多生产企业从岛内迁往新阳工业区,其中就包括通士达照明公司。工业区内道路、绿化井然有序,厂房大多在五六层以下。

晚7时许,工业区空旷冷清,来往车辆和行人都很稀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士达的工厂门口人声鼎沸。此时正是交接班时段,身穿印有通士达标志服装的工人往来穿梭。记者注意到,他们大多是非常年轻的女工,脸上稚气未脱,使这里看似一所刚刚放学的中学。

厂门口交通状况略显混乱,许多工人搭乘各地牌照的小面包车离开。据介绍,其中大部分是“黑车”。还有工人打“摩的”,价格在三四块左右。

巨大空旷的的新阳开发区中,面包车和“摩的”却只在通士达并不宽敞的大门口扎堆等客、载客。

半小时后,厂门口仍聚集着大量女工。靠近大门的树木稠密,很难看清厂区内部结构。

身穿便装的记者明显区别于穿制服的女工,被保安拒之门外。

调查·员工

通士达32岁以上女工确实少

正赶去上班的通士达员工小芳(化名),向记者描述了她在通士达的夜班生活。

小芳的上班时间为晚上7时30分至次日凌晨6时,她一般傍晚6时30分起床,花1元钱买吃的,然后步行半小时去上班。晚上11时左右,在公司吃饭并休息,大约凌晨3时第二次休息,少于半小时。凌晨6时下班后,她再自己买饭吃,回家后就是睡觉。

每周工作6天,唯一的休息日,她也从来不出去玩,主要用来睡觉。在公司上班期间,她不断重复相同的动作——将元件插到板子上,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工作,也没算过自己的动作重复多少次。

小芳的基本工资为每月750元,加上“计时和计件”,到手薪水大约1000元。每月工资会贴出来公布,可她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小芳与朋友合租的房子是当地私人搭建的,一间房加一个厕所,房租共300元。小芳在通士达工作了5个月左右,从未请过一次假,也不知道请假会不会扣工资。

被问及是否觉得累,她说:“反正出来打工都是这样的,回去多睡觉就是。”小芳有时会向家里寄钱,但必须攒几个月才能寄一次。

对于记者的很多问题,小芳都表示不清楚,与她自身利益相关的福利、待遇、制度,她也多表现茫然和漠不关心。被问及上班心情是否愉快,是否感到未来有希望,她一概用“反正是打工,就这样了”来回答。

另一位刚下班的女工告诉记者,通士达32岁以上的女工确实少。

调查·市民

通士达灯具低价“难以想像”

记者采访了厦门市部分市民。市民李先生认为,通士达的低廉成本与其产品低价息息相关。

李先生告诉记者,十几年前通士达就在厦门尽人皆知。2006年厦门政府启动 “夜景工程”,更给通士达节能灯带来一笔大生意,当地只有“华能电子”和另一家企业能分得一些节能灯的市场。

夜幕下的厦门市灯火阑珊,据李先生介绍,每条街道、小区的路灯、景观灯都是通士达的产品。通士达在厦门是响当当的大企业。当地的日光灯、节能灯市场已尽数被通士达垄断,几乎每个厦门人都买过通士达的灯。

一米五的日光灯管,加上灯座等其他配件,价格在30元左右。而节能灯从15瓦、25瓦到30瓦,价格皆为6元。在认为通士达灯具物美价廉的同时,李先生对如此之低的价格表示难以理解,他说,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已被通士达“打得落花流水”。

转载请注明来源:记者调查GE厦门合资工厂被指血汗工厂真相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