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多名高管集体辞职 千万元股权”泡汤”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976

||2009-02-11

看似是正常的人事更迭,但背后却隐藏着更大的利益得失。青岛海尔日前披露,包括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张智春、董事王召兴和副总经理张世玉在内的多名高管集体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公司职务的书面报告。而令业界关注的则是这些高管集体辞职的原因,因为辞职对他们来讲意味着放弃公司给予的超过千万元的股权。分析认为,高管的集体离职并不是简单的现象,背后肯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对几位高管来说,或许实在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高管中除独立董事王超外皆为青岛海尔2006年制定管理层股权激励方案草案的重点奖励对象。其中王召兴获授期权数量为200万份,获授期权占期权计划总量比例为2.50%,占对应标的股票0.17%;而董事张智春也有获授期权100万份;张世玉100万份;而董秘纪东也有80万份。他们的离职也就意味着放弃这些股权,按照公司确定的7.63元/股的行权价格,这些高管离职放弃的都是动辄超过千万元的预期收益,获得股权最少的董秘纪东也有超过600万元的预期收益。

据悉,激励计划明确表示,“激励对象因辞职而离职的,自离职之日起尚未行权的股票期权部分即被取消。”

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尔多名高管集体辞职 千万元股权”泡汤”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