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牛市还是熊市?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035

|孙泠|2007-12-20

岁末年关,股市的涨涨跌跌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论坛里讨论最热的话题就是—牛市已经过去,熊市真的来临了吗?

同样面临这一局面的还有服务外包市场。2006年,中国软件出口外包达到了创记录的6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68.8%,但这种势头在今年明显放慢下来—2007年上半年我国软件出口额为32.7亿美元。有观点认为,正是因为国际软件外包多元化转移倾向日益明显,造成了中国离岸外包市场的增速放缓。

现在外包行业的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的业务并不是流向劳动力最为廉价的国家,而是流向工作完成最好的国家。在这场新的竞赛中,中印的竞争焦点不再是成本和语言,而是面对发包方的新业务模式,谁更适应需求,谁的应变更灵活。

另外,在中印的身后,是越南、巴西等众多新兴市场的跃跃欲试,大量的新公司和新型服务正涌入外包市场。

根据美国科尔尼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统计,目前有包括越南、波兰和巴西在内的55个国家正积极向跨国公司推销自己,希望成为“远程服务所在地”。它们提供的服务范围也突破传统局限性,从呼叫中心和后台职能扩展到信息技术新领域以及咨询、法律和医药等行业的研发。

IDC预测,到2011年,全球IT业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将增至37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一倍以上。从这个角度来说,不断扩张的市场似乎预示着外包市场的利好前景。

蛋糕变大了,不一定全部落入自己的盘子。如今,印度的外包服务收入已增至10年前的10倍,以Wipro、Tata、Infosys为代表的印度公司仍然掳获了全球IT外包业务的80%以上。企业的发展速度与外包市场一样快,甚至更快。

“恰恰因为印度公司的成熟和过于强大,使得他对客户的开发新模式适应性不强。”奥博杰天技术副总裁谈益平谈到美国客户出现的开发新模式时说,很多创新型公司在开发之处并不能十分清楚地阐述需求,因为连他们自己也不能十分清晰地描绘自己的业务模式,需要边开发边进行修改。

而印度公司已经在长期的外包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异常标准化的服务和开发模式,高度重视前期的需求描述。另外,印度公司曾为英美大型跨国公司做IT领域的苦力活儿,而现在它们自己就是跨国公司。雇员技能的迅速提高使它们能向西方重要客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也就不屑于为创新型企业改变自己已成熟的流程和模式。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联合会(Nasscom)主席基兰·卡尔尼克一言以蔽之:“成本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印度的外包服务提供者能够维持优势,一大原因还在于它们开始在西方设立自己的基地,变得与客户更近。Wipro公司以6亿美元收购美国信息技术交换公司,创立了一个便于自己提供服务和招募美国人才的桥头堡。Wipro全球IT业务负责人苏雷什·瓦斯瓦尼认为位置的远近直接关系到客户服务,“给美国客户提供服务的数据中心必须在美国,这能让客户感到更舒服。”

如今,奥博杰天、文思创新等国内外包公司都在美国、日本、爱尔兰等设有分公司或驻地机构,以便更好服务于客户。

不过,印度人也不准备放弃它最初的卖点:低成本优势。印度白领工人的工资在迅速提高,但班加罗尔一名员工的工资不到巴尔的摩的十分之一。而且印度正在把部分常规工作外包给越南等国家,那里的劳动力成本甚至比印度还低。总之,要想在这场竞赛中保持领先,就需要这种灵活性。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外包:牛市还是熊市?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