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应先于“中国创造”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027

||2008-05-24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特别是国际大都市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亮点。我国也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选择。昨日,知名学者和业界人士齐聚科博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为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支招。

以服务提升产品附加值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中国制造”未来的方向应先向“中国服务”推进,而并非急于向“中国创造”转型。

因为生产性服务业应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突破口。中国目前只有制造环节,缺少生产性服务。因此,想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中国第一步应先向“中国服务”转型,在逐步拥有自己的营销网络的基础上,再培育中国的自有品牌。

王一鸣认为,我国目前的产业发展模式必须转型,中国目前虽然是高技术出口的第一大国,但是所谓的高技术领域,中国做的只是其中最低端的部分,即把别人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没有品牌和技术,没有营销网络,这种高度化只是“虚高度化”,在全球化分工链中处于低端,附加值低。据了解,我国目前技术的对外依存度为60%,国际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30%,美国仅为25%。

抓住发展服务外包的契机

“现在是服务外包的历史性契机。”王一鸣指出,我国要想5-10年内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有所突破,在战略重点上就要着力增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功能,发展国际外包就是最便捷的途径,通过服务外包中国可以很快把生产性服务业带到国际前沿去。

同时,全球目前进入了新一轮的服务外包大发展时期,这为我国发展服务外包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而中国的技术劳动力成本虽然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是在全球范围内相比还是很低,以美国为例,我国的技术性劳动力成本只是美国的20%左右。

此外,摩托罗拉亚太地区运营总监姚正玉也指出,跨国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已经成为潮流,制造型外包已经十分成熟,但中国在服务型和技术型等生产性服务外包领域还远远落后。

研发设计先行

王一鸣表示,我国应将制造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发展点。在制造业中我们应该将商品的研发设计、品牌和营销网络管理、售后服务环节作为发展重点。

因为在这些环节中,中国可以跟其他发达国家学习到经验,这些经验也是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所必不可少的。

其次,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我国还应该突出一些重点发展区域,因为服务,特别是生产性服务都是人类最最密集的区域,全国生产性发展应以珠三角和香港为主中心,长江流域可能以上海为主中心,在北方可能以北京为主中心的生产性服务业中心,所以战略性区域要有战略性谋划。

学习跨国服务企业

“中国的服务行业要向全球化发展,首先是向跨国企业学习。”姚正玉认为,目前中国的服务型企业还有很多不足,有很多方面的服务都是客户要求的,而且服务意识及服务人员的培训也都不是非常理想。

正因为这样,我国的大型企业只使用跨国的服务企业。目前,我国服务型企业最应该做的就是向跨国性服务企业学习我们所欠缺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国的服务型企业应将所有值得学习的都学习进来,然后再经过自己的理解与融合,变成自己的服务标准。

通过学习,我们就可以逐渐拥有跨国性服务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如:加大经营、降低成本、有长期的服务经验、有重组的资金,拥有这些方面的资源,我们国内的服务型企业能够在各个地方生存。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服务”应先于“中国创造”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