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私募股权投资金额环比减少17.1%
||2009-02-07
p>
p>
ChinaVenture日前推出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投资规模大幅下降。其中披露投资案例19起,环比减少42.4%,投资金额为21.17亿美元,环比减少17.1%,平均单笔投资金额为1.11亿美元,环比增加43.9%。
仍看好房地产市场
机构投资金额居首
报告指出,三季度,投资案例数量最多的出现在1000-3000万美元之间和5000-7000万美元之间。投资金额大于1亿美元的案例数量下降最多,仅为4起。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19起案例分布在9个行业。其中,制造业和IT行业投资案例数量最多,各有4起投资案例;医疗健康、能源及矿业和房地产等行业次之,各有2起。投资金额方面,房地产、IT以及制造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3亿美元。其中,房地产为7.93亿美元,位列行业投资金额首位。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方面,房地产行业为3.96亿美元,位居第一;制造业为1.12亿美元,列居次席。摩根士丹利投资某房地产项目涉及资金7.70亿美元,该案例对于房地产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起到较大拉升作用。制造业投资案例数量高于房地产行业但是其投资规模分布较为分散,其中2起投资案例在7000万美元以下,拉低其平均单笔投资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自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2007年各开发商对土地储备的激烈争夺推高其购地成本,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成交量对于开发商的现金流产生较大压力。在上市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多家开发商为缓解资金压力寻求私募股权融资。进入2008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并未出现大幅增加的趋势,但投资金额却一路攀升。截止第三季度,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达到3.96亿美元,平均投资金额增速本季度有所回落,为44.5%。尽管国际形势严峻,中国经济下行趋势显现,然而平均投资金额仍然不断增加,反映出从长期来看投资机构仍然看好中国房地产市场。
p>
p>
顾虑较多
投资Pre-IPO企业步伐放缓
报告显示,三季度,投资获利期企业案例数量和投资金额仍然最多,共13起,涉及投资金额15.76亿美元。投资机构对于获利期企业投资案例数量环比下降,反映出投资机构对于投资Pre-IPO企业顾虑较多,投资步伐放缓。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地区投资集中度变化较小。19起投资案例分布在12个地区,北京投资规模仍位居地区投资规模首位,上海投资规模超过广东,位列地区投资规模第二。其中,北京投资案例数量为5起,投资金额为3.99亿美元;上海投资案例数量为3起,投资金额为1.73亿美元。
IPO市场低迷
中资投资案例环比大幅下降
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资投资案例数量2起,占总投资案例数量比例从33.3%下降到10.5%;中资投资金额为1.46亿美元,占总投资金额比例从14.0%下降到7.0%。平均单笔投资金额方面,中资和外资均有一定程度提高,其中中资平均单笔投资金额环比增加124.8%,外资环比增加16.10%。本季度,中资投资案例数量环比大幅减少反映出中资投资机构对于目前市场形势持观望态度。中资投资案例数量变化较大,环比减少81.8%。2007年以来大量中资投资机构进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主要投资Pre-IPO项目,IPO市场形势低迷对于其投资产生较大压力。此外,从投资机构方面看,本季度华平投资案例数量为4起,位列第一位,其中2起为PIPE投资案例;摩根士丹利以7.70亿美元成为投资金额最多的机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三季度私募股权投资金额环比减少17.1%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