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3+1″主业发力国内IT业前三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50

||2009-02-08

中国电子集团(以下简称中国电子)正在展开一场“瘦身、强身”运动,以期未来3年内能完成大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调整,发力IT业前三。在这一目标下,中国电子计划年内压缩50%的下属企业,压缩的企业数量达到400多家。

突出“3+1”主业

由于之前管理松散、发展模式不清晰等因素,中国电子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国家队,影响力始终达不到国家队的要求。于是,以突出主业,形成集成电路、软件及系统集成、高新电子以及3C终端产品的“3+1”主业构架,成为中国电子结构调整的主要战略。

中国电子董事长熊群力表示,“主业结构为‘3+1’,实际上当初提的时候也有考虑,后来还一度不想要这个“1”。这倒不是因为终端产品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太激烈。从中国电子发展战略看,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平板与IC是两个核心,显示产业既与老百姓生活相关,又与国家战略性的产业相关。中国电子无论怎样,还是要进入终端领域,但我们叫‘3+1’,而不是4个主业,这个‘1’一方面通过发展可能成为核心主业;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对这一产业板块需要加大调整力度,突出中国电子的优势。”

加快整合并购

国资委近年来不断推动央企行业整合,未来进不了行业前三名的央企将面临被重组或淘汰的命运。由此各央企也加快了他们争夺行业高地的步伐。不少地方企业在这场央企大重组中找到了新的“靠山”,成功并入央企的行列。

中国电子去年在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整合了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由此拥有了长城计算机集团旗下的长城开发(000021)、长城电脑(000066)、长城信息(000748)等上市公司,且在去年5月,成功重组南京熊猫。熊群力表示,这是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和做大做强的需要,有利于中国电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南京电子企业自身发展。

据了解,重组南京熊猫后,中国电子在电子信息产业大规模生产制造、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系统装备与系统工程方面的业务能力将进一步加强;同时,重组也使中国电子的资产规模再次大增,在新增南京熊猫和华东科技两家上市公司后,中国电子控股的上市公司总数已达13家,年销售额近千亿。

资本运作促重组

“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那么激烈,要进入世界500强,靠自我滚动式发展显然不行。资本运作是熊董事长十分推崇的方式。”中国电子资产经营部副总经理的吴群表示。她所率领的12人资产经营部团队是中国电子按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理顺资产、整合重组的主要执行力量。

从国际上看,没有一家跨国大企业不在市场中兼并收购,利用资本武器充实自己。而收购的目的无非有几个:一是吃掉竞争对手,二是更好地控制资源,三是财务投资考虑。“中国电子显然看中是前两个目的。”吴群表示。

从06年底到07年初,在中国电子的主导下,其旗下的桑达集团完成了对飞利浦全球手机业务的并购。此次并购为提升中国电子在手机业务上的规模和实力,并为中国电子在消费类电子通信产品的规模化和全球化奠定了基础。

紧接着,2007年5月,中国电子控股上市公司长城电脑宣布收购京东方持有的冠捷科技10.27%股权,后者是全球第一大显示器制造商和全球第五大液晶电视生产商。这次收购,使得中国电子开始进入具有良好产业前景的显示器和液晶电视制造业务领域,为中国电子“三年重点突破”目标中的“主业从产业链中下游向中上游转变”打下基础。据悉,目前冠捷科技股权二期收购工作正在抓紧进行中。

“我们兼并的目标一定是排在全球IT领域前几名的企业,通过这个手段,能使我们进入到全球阵营前列。”吴群称。虽然近3年中国电子的目标是“综合竞争力位居国内IT业前三名”,但其对外并购则是放眼全球、立足更长远。

如今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集团整体经营能力明显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业更加突出,结构更趋合理,综合竞争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高,发力IT业前三也显得信心十足,此次压缩400多家企业作为“3+1”主业的深化或能更好地帮助公司实现目标。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电子”3+1″主业发力国内IT业前三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