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董正伟:商务部受理微软涉垄断案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264

||2009-02-08

全球最大软件商微软可能不得不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中国“涉垄第一被告”。记者昨日获悉,在中国《反垄断法》上路半个月后,公益律师董正伟收到了商务部的挂号信函,“这意味着商务部受理了此案”。

  董正伟是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在《反垄断法》8月1日实施的前一天,他向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发出《请求保护公民财产权益的建议申请书》,建议对微软开展反垄断调查,罚款10亿美元。目前,商务部是三部门中第一个作出反应的机构。

  对于这种反应速度,董正伟很满意。“接下来,商务部将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协调执法。”他表示,中国反垄断的执法实践将就此启动。

  对于微软而言,早在《反垄断法》实施前,这家在欧洲因为“垄断”被推上被告席的企业,在中国遭遇同样的诉讼已几乎没有悬念。

  董正伟认为,微软至少违反了“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或者在交易时附加其他不合理的交易条件”等规定。

  一个数据被广泛引用,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70%的用户正在使用微软的视窗操作和办公软件系统,超过了《反垄断法》对于市场份额达到二分之一即可认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界定。业界认为,微软产品在中国的销售价是最高的,是一种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价格垄断牟取暴利的违法行为,微软也应该为此付出代价。

  昨天,商务部未就此作出官方回应,而微软中国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目前不知道商务部或任何反垄断机构对微软进行反垄断调查。

律师董正伟:商务部受理微软涉垄断案
律师董正伟:商务部受理微软涉垄断案
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3C领域的多家企业被消费者贴上“垄断”的标签,因为这些企业在行业内都很强势。难道强势就真的都是垄断企业?奈何被戴上“高帽”的企业假的叫不得,真的罚不得。于是,出台中国的《反垄断法》呼声日隆【】
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将在我国正式实施。经过13年的立法“长跑”,人们有理由对新法冀望甚高。尽管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仍面临巨大和复杂的外部环境,但毫无疑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将借助这一法律,变得更为公平与公正,秩序更为井然【】
8月1日起,被寄予厚望的《反垄断法》即将开始实施。历经13年始磨一剑的《反垄断法》,人们当然有理由寄予厚望,然而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吴宏伟介绍,原先制定草案时计划在今年8月1日前制定40余个配套规则,迄今为止,无一出台【】

导读:8月1日是我国第一部《反垄断法》实施的日子。随着这一天的临近,很多企业尤其是占有行业垄断地位的跨国公司纷纷应对,有的对自己系统的商务贸易开展突击检查,有的进行内部规制和法律培训[]

律师董正伟:商务部受理微软涉垄断案

[][][]
[][][]
·
·
·
·
·
·
·

转载请注明来源:律师董正伟:商务部受理微软涉垄断案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