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厂商谁能崛起:四大因素铸就影响力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033

||2009-02-08

胡润近日公布的“2008中国品牌榜”再一次证明了国内IT企业的品牌价值。在此次品牌榜中,以金融和IT企业居多,其中华为、海尔、联想以及中兴等龙头企业榜上有名。而华为300亿以及海尔的120亿品牌价值,一时之间也引发了业界关于中国IT企业品牌的关注和探讨。

  不难看出,从跨国并购到海外投资,从海外上市到异国合作,中国IT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次发布的榜单较上一届相比,也折射出了中国IT企业发展的一些新的现象和趋势。

  民营企业成亮点

  世界级的品牌是那些真正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领军企业,在这个舞台上,所有的企业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角逐。

  虽然本届“2008中国品牌榜”较上届相比,“国字头”企业的数量占了大多数,但显然,此次排名第12的华为以及第31的联想则更说明了“国字头”并非是中国企业无法逾越的鸿沟。

  就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所指出的那样,“国字头”代表的更多的是国家的品牌,他们的经验具有天然的局限性,不可复制,而华为、联想和海尔在公司品牌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其他中国公司走向世界更有借鉴意义。

  事实也确实如此,联想自并购IBM全球PC业务后,营业额从30亿美元跃升到170亿美元,联想国际化的长足进展让人无法忽视。

  而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并已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设计网络、制造网络、营销与服务网络,真正做到了“1000亿,世界的海尔”。这两个“非国字头”企业凭借雄厚的实力与迅猛的增长获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他们的成功验证了在全球化的竞技场上。

  四大因素铸就影响力

  首先,从营业收入来看,上半年华为UMTS和GSM均实现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100%,CDMA和WiMAX则保持新增合同数第一,盈利预期增强;而中兴也明确表示要在08年冲刺100亿美元的经营目标,凭借在TD和CDMA方面的优势,中兴极有可能实现这个目标。

  其次,从国际化进程来看,中兴、华为、联想、海尔等作为第一批“走出去”的企业,目前已经进入了收割期。以华为和中兴为例,他们从第三世界做起,从薄弱环节切入,实现了中国通信设备出口史多项突破,不仅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再次,从企业责任来看,不断增强的竞争力也带动了其企业责任的提高。以联想为例,其计划把年营收的1%投入在企业公民责任领域。根据最新财报显示,联想全年销售额达170亿美元,按照这一比例估计,联想每年投放在公民责任及慈善方面的资金至少达到1亿7千万美元。

  最后,从研发投入来看,中兴、华为、联想等龙头企业每年坚持投入的研发资金在IT行业都比较靠前。值得一提的是,华为目前全球总员工总数达8.1万,其中3.5万为研发人员,占43%。华为坚持每年将10%的收入(12.6亿美元投入研发,截至2007年12月华为已提交26880项专利申请。

  更大的考验还在奥运后

  从以往的经验来判断,奥运过后,IT行业将迎来一个高增长期。

  阿迪达斯牵手奥运80个年头,到三星借汉城奥运会迅速崛起,很多国际化品牌都曾牵手奥运,一跃龙门。与他们一样,中国IT企业也有望借2008北京奥运的契机来提升国内市场份额和增强国际品牌影响力。

  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联想充分利用了奥运舞台来壮大自己,联想的年收入从赞助奥运前的30亿美元到去年已经增长到170亿美元。

  据美国《商业周刊》的调查显示,全球已有53%受访者认为联想是新兴国际品牌中的佼佼者。未来联想在巩固中国业务和海外大客户业务的基础上,利用地区性体育赛事的营销平台,拓展海外中小企业和消费业务。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奥运是一个高成本,高附加值的一个载体。奥运赞助不仅是资金上的角逐,更是推广时间、销售团队等整体上的运作,奥运营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有一个连续的过程。换言之,中兴、华为、联想以及海尔等国内IT企业利用奥运进行的品牌国际化提升,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转载请注明来源:IT厂商谁能崛起:四大因素铸就影响力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