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洲工程院Ioannis:我对未来更感兴趣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27

||2009-02-11

“我喜欢思考未来。” Ioannis Paniaras强调—似乎正是这点让他的人生和其他意大利人不同。

1989年,他进入大学学习服装设计,但觉得多媒体设计在未来会是新兴的令人激动的领域,于是1992年他在芬兰开始学习多媒体设计。

此后,他先后在纽约、硅谷工作——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在那里崛起,这让他兴奋。2000年,一个东方国家——中国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2003年欧盟和中国有个经理人交流培训项目时(EU-China Managers Training Program ),他立刻参加了。一年学习结束后,他留了下来。欧盟的工作人员很诧异,他们觉得对于一个欧洲的设计师而言,意大利或法国才应该是归属之地。“中国会是个创新中心。”他解释。他也曾考虑过其他国家。新加坡?不像是亚洲;日本?似乎又太前卫了。而中国变化得目不暇接,更多元,更多层,还有着不同的文化。所有这些都令人值得观察。 “我已经看到在5年或者10年后,会有很多企业在中国进行设计和创新,而不仅仅是卖产品。”他说。

微软亚洲研究院是他留在中国工作的第一站。一年后,也就是2004年,他离开微软自己出来做一些视觉设计、品牌设计推广方面的生意。三年后,他又回到微软。这时微软亚洲工程院已经建成了颇具规模的设计中心。 “你可以在小的设计工作室里精心完成一些东西,但在微软这样的大公司中你能有更多的资源,也更能保证你作品完成的质量。” Ioannis说。当然,这个微软亚洲工程院的设计中心的在视觉上也很吸引人,和微软其他部门的规规整整不同,这里俨然就是一个艺术工作室,白色的写字桌,造型独特的座椅、连工作室里投射下来的灯光都感觉是经过特别的设计。

在这里,Ioannis Paniaras完全发挥了他深入观察思考世界的这一特长。他们常常要通过了解软件运用的环境来确定设计的风格和细节。例如在设计微软医疗系统软件(Healthcare)时,尽管有专门机构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但他和他的同事们仍会去医院观察那里的环境——光线、声音、人来人往、医生和患者们的感受——这些要素会让他在设计时能仔细甄别色彩、明暗、动静等诸如此类的细节。

他觉得那种简单运用中国红或回字格这样中国元素的设计很肤浅。他并不喜欢从表面的视觉元素上获得灵感,对这些文化也不是很感兴趣。事实上他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都不是很感兴趣。“我有一半希腊血统,一半意大利血统,这两个国家都是很有历史的国家,但是很多时候我觉得历史是一个负担。我们也许更应该去观察现在,去想一想未来。我更感兴趣未来。” 而且,作为一个设计师,你一定要学会怎么和过去分开。你不能把自己牢牢跟过去纠葛在一起。这样你才能让思想更自由,去创造全新的东西。

政治,经济,以及新的互联网技术都让他看到流动的现在和未来。他每天用一个小时来看一些他感兴趣的书和新闻,所有这些都让他觉得自己敏锐地捕捉到了未来。“很多东西其他设计师不感兴趣的东西,我却能从中得到灵感。” Ioannis Paniaras说。

C=CBNweekly

I=Ioannis Paniaras

C: 刚到中国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让你觉得特别震撼?

I: 中国非常地有生气,一切都在变,而且不停的在变。你能观察到很多东西,不同层次的,交织在一起的东西。比世界其他地方更加有生气。

C: 那为什么没有去做个学者,却在做设计?

I: 如果你做学术,可能你做的事根本就没有人知道。但当你在一个公司里,不管你设计的是什么,你都能看到有人在使用它,它是活生生的。而且你做这个你会觉得很快乐。

C:未来有可能离开中国吗?

I:现在还会呆在中国吧,中国很有吸引力,没有别的地方能比得上,为什么要去别的地方呢?不过,未来,谁说的准呢?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来源:微软亚洲工程院Ioannis:我对未来更感兴趣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