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267

|重庆市信息产业局|2009-01-12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2008年,我市信息产业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体制创新为驱动力,狠抓投资促进、行业服务和内部管理,使得我市信息产业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2008年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发展总体保持强劲增长

2008年,我市信息产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大投资促进力度,积极承接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逆势而上,发展势头依然强劲。2008年,全市信息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15.5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收入205.2亿元,同比增长32.3%,实现了连续5年保持3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为实现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到2012年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达到500亿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我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规模也不断壮大,据统计,年销售收入5000万以上的软件企业30多家。特别是中治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位居2008年中国软件业收入前百家企业第十一位,排列中西部第一位。我市拥有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5家,在西部地区与四川省并列第一。截止2008年底,全市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274家,软件产品登记665个。认证系统集成资质企业148家,其中国家一级资质5家,二级资质16家。认定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企业19家。通过CMMI认证的有12家企业,近20家企业正在积极进行CMMI3、CMMI4级认证。

近两年来,依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的投资政策,惠普、IBM、NTT DATA、霍尼韦尔、微软、富士通、甲骨文、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中兴、华为、澳达科技、印度NIIT公司、印度山澜公司等一批国内外知名软件研发机构纷纷落户重庆,使重庆逐步形成了软件外包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氛围。加上本地企业:中冶赛迪、南华中天、正大软件、易联数码、汉光电子、亚德科技、金算盘软件、天极信息、中联信息、宏信软件等一批骨干企业形成了以通信软件、平台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数字娱乐等为特色的产业结构。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逐步呈现出以信息服务外包为主体,以行业应用软件为支撑的发展趋势,已成为西部地区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的重要聚集地,也是全国有影响的软件外包和信息服务产业的基地之一。

(二)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重庆市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我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引进软件中高级人才优惠政策的规定》、《关于加快我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暂行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重庆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政府的政策和资源超常规地向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倾斜,正强力推动并将持续保障我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去年7月17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三部委向重庆市授牌,重庆正式成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这标志重庆成为国家布局的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重点城市,不但将在政策和资金方面获得国家层面的支持,还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人才池”建设初见成效

一年来,围绕重庆IT“人才池”建设,联合市级部门、院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分层次推进产业人才体系建设。启动实施了“IT5000公益培训计划”,依托惠普、NTT DATA等国际跨国公司开展了三期专业化培训,培训人员2000人。启动“惠普软件工程学院、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人才培养项目”,加快提升我市中高端软件人才综合技能。启动了“百人深造计划”,资助我市企业外派中高级人才到国外深造,提升我市软件外包企业的接包能力。加强对项目经理的培训,全市新增项目经理573人,其中高级项目经理91人,目前全市累计项目经理1150人、高级项目经理156人。我市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2009年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工作思路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因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对电子制造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但为软件外包产业提供了新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后发内陆地区缩短与沿海地区差距以及调整经济结构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我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发展不仅要盯住离岸外包,更要寻求发展与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工业融合的在岸外包。因此,要围绕打造“中国软件外包前沿城市”品牌和“中国在岸外包引擎”业务品牌,以开放引进、并购重组、流程再造为重要手段,打造快速聚集、有效供给、相对稳定的区域“蓄才池”,构建体系完善、便于操作、服务外包产业实效明显的政策洼地,营造生活舒适、商务方便、配套齐全的宜商环境,促进外包企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实现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的反周期发展。力争今年实现软件及信息服务业300亿元规模,增长速度达到40%,其中,离岸外包超过1亿美金,在岸外包超过50亿元。

今年将启动实施软件外包“双十”战略,即“十大基础工程”,包括千万平方米楼宇建设工程、软件企业接包能力提升工程、人才池建设工程、支撑平台建设工程、品牌营销推广工程、业务流程再造工程、海外渠道建设工程、百团千日会战工程、企业并购重组工程、信誉体系建设工程等;“十项激励政策”,包括专项资金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国际市场拓展政策、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内需市场培育政策、个人培训鼓励政策、企业认证奖励政策、融资担保补贴政策、通信费用补贴政策、重大项目引进招商奖励政策等。

在基础工程方面,除积极推进软件外包园区建设外,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对外宣传和品牌营销工作。联合相关部门、园区和行业协会等对重庆城市品牌进行推广,打造重庆市服务外包品牌CQSourcing,提高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形成“中国服务外包前沿城市”和“中国在岸外包引擎”的品牌效应。二是建设国际通信专用数据通道。针对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特点,在我市新建若干条155M直达国际通信关口局的数据宽带专用通道,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外包企业的互联网出口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创建企业接发包平台。通过引入国际知名的外包咨询公司和跨国企业,创建接发包平台,为我市引入大量外包业务和订单,并分包给重庆本地企业。同时,对本地企业的组织架构、流程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诊断、培训和改造,提升接包能力,增强我市外包企业综合竞争力。四是做好“人才池”建设工作。继续实施IT5000公益培训计划、百人深造计划、千人引进行动以及外包项目经理(PM)发展计划,推进高校课程“3+1”改革,建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实训基地,满足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的人才需求。

在激励政策方面,在落实已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并出台鼓励承接离岸外包和在岸外包业务、中高级人才引进激励、鼓励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剥离等政策措施。

2009年是“十一五”计划的第四年,也是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和统筹城乡信息化的关键一年。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在全行业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软件服务业一定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为实现2012年全市软件产业收入超过500亿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重庆市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