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高新区鼎盛劲舞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981

|网易|2009-07-03

2015年,打造亚洲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生物疫苗产业基地;

2015年,形成带动全省、辐射东北,国内外知名的动漫产业基地;

2015年,争取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之一;

2020年,成为国内产业集中、技术密集、水平领先的电动车产业基地;

2020年,力争建成国内颇具规模、特色鲜明的食品加工产业基地;

2020年,力争成为国内著名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

种种迹象表明,以上就是伸手可触的未来,长春高新区将以产业发展为龙头,集合七大基地于一身。但无论产业发展有多大,长春高新区都将时刻铭记“生态立区”的原则,从纯粹的工业园区,到生态示范工业园区,未来的长春高新区将是一座生态文明新城,绿色产业将在城市西南——长春高新区鼎盛劲舞。

生态环保指标国内领先

长春高新区获得的各项“牌匾”中,有这样一个示范区,是高新区人最自豪的,这就是在东北率先通过了国内、国际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双认证”,这意味着,长春高新区把环境管理体系融入到了区域行政管理。

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企业内以清洁生产为荣、企业间以互利共生为链、区域层面以物质循环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雏形,已在长春高新区初步形成。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长春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基本构想提出“集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绿色环保型高新区”的发展原则,将引领这片具有魔力的土地释放出更大的价值。

“精致的小凉亭、小巧的石拱桥、潺潺的溪水、挺拔的树木、娇艳的花朵”,树上结满绿意的音符,音色在风中摇晃,鸟儿们在枝头鸣叫,伴着风声,划破天空……眼前这一切美景都将是高新区广大企业中最常见的场景,这里美得就像是世外桃源。

所谓建设绿色环保型高新区,就是以生态价值为支撑点,拓展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大领域和空间,进而谋划城市化和优势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今年,长春高新区在确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时,非常响亮地提出要深入实施“生态立区”的发展战略。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发展取向,是一个历史性的战略选择。在未来的长春高新区,将把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构建和谐园区、生态园区的核心内容,通过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生态产业链等方式,不断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通过绿色招商,将形成以集成电路、光电、汽车及航空零部件、软件及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以及节能技术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如此的绿色产业,如此的生态基地,将带给整个区域勃勃生机。

绿色之花区域循环中绽放

长春高新区通过将传统刚性的工业链,转化为新型柔性的生态链,在行业内部与行业之间,形成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从而推进区域工业向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方向发展。

建区以来,长春高新区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0%以上,是长春市区工业重要的一翼。长春高新区处在长春老城区到风光秀丽的“两库”——八一水库、富强水库,永春河、富裕河——“两河流域”之间,是一处水光潋滟且生态极为敏感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指导经济发展,则是必然的选择。

未来,长春高新区的产业建设将着重从生态角度考量。创建绿色采购制度,在生产工艺和原料替代上实行减量;有生态设计、源头减量;废水资源,综合利用。

在不远的将来,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将在长春高新区开办近百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一条有一定规模并不断壮大的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之间又有着较好的共生关系。长春高新区在招商引资中有意识地引进循环经济项目,将前道工序的副产品甚至废弃物,作为下道工序生产的原料,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使各项废弃物通过利用,既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又最大限度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物排放,完善了区域内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更好地实现“工业链”向“生态链”的转变。

长春高新区,将作为长春市、吉林省甚至全国创建“绿色高新区”的典范。区内兴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还有一批绿色企业蓬勃发展……

高新蓝图

生态文明园区 绿色产业将撑半边天

扫描一下长春高新区,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到“生态化”的实至名归。

长春高新区大力实施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两轮驱动”,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形成了自主创新特色和优势。而这种创新更是绿色的,是产业生态化的标志。

在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基本构想中:到2015年,那时的长春高新区环境优势已经形成,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创新和转化能力大幅提高,产业结构明显改善,高新高端产业融合互动,辐射带动作用凸显,成为省市加快发展的动力源,国内高新技术研发转化的先行地。

思想在漫无边际的遨游,脑海中尽显5年后的长春高新区蓝图!

那时,R&D占销售收入比例将达到5%;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将达到350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将达到35%;万名从业人员拥有当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将达到21项。将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美好的愿景还将继续展开,到2020年,长春高新区内的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不再凤毛麟角,500强龙头企业在此聚集;产值超10亿元企业随处可见,上市企业不断涌现;那时,全国的目光都将齐聚长春,聚焦长春高新区,这里将成为自主创新企业的孵化摇篮;生态工业也将更加成熟。

长春高新区坚持生态立区,将扎实推进“绿色高新区”建设,加快生态工业链构建,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现工业链向生态链的转变,保持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态势。

高新映像

优质的环境腾飞的力量

自东北向西南,行驶在高新区硅谷大街,一股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扑面而来。高新产业整齐而亮丽的厂房,被“包裹”在茂密的树木、精致的房屋、优雅的庭院间,它们悄无声息却又高质高效地运转着。

“作为高新区的一员,深深感受到区域发展的先进意识,不仅产业发展紧抓不懈,生态环境的治理更是时刻为先。”一位在自主品牌汽车行业工作的外籍工程师如是说,“这里的人居环境和工作环境都让我着迷”,他对所居住的融创·上城更是饱含情感。而他的一些同事正在酝酿在倚澜观邸购房。

长春高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得益于优良的投资环境,“新型工业化基地、新型城市化空间和新型政府的服务化管理”,这些是长春高新区发展的“三大法宝”。长春高新区不仅具有自然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更拥有优美适宜的环境、优秀充沛的人力资源、优质高效的政府管理优势。

长春高新区新一轮发展基本构想中,主导产业将依托现有基础,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市产业布局,突出高新高端特色,实施“强一提二育三”的产业发展战略,即做强支柱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做强自主品牌汽车产业,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提升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培育新材料产业,培育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培育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等。

长春高新区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首先从产业结构上控制污染。他们优先发展资源消耗低、污染少、清洁生产的产业,以软件、光电子、生物制药等作为高新区的主导产业。所有项目在入区前,要经过高新区环保局的审批,不达标则“一票否决”。曾经有空心砖、肥鹅肝、玻璃、方便面等项目,最高投资达7亿元,均因可能产生严重污染而被拒之门外。

正因如此,绿色环境吸引了大批外商前来投资兴业,这一磁场效应在高新区新构想中将更为突出。不仅在人居环境上有一大批如倚澜观邸、融创·上城、高新·怡众名城、保利·罗兰香谷、伟业星城等知名地产企业慕名而来;更有投资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众多知名跨国公司将来此落户。优质的环境,为长春高新区这只凤凰的腾飞蕴蓄了无穷的力量。

业界观察

发展绿色产业念好“生态经”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古人所忧,也正是城市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人类是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在自身发展中造成的环境资源问题,也必须由人类来解决。否则,生态破坏的恶果迟早要由人类自己品尝。

近年来,“循环经济”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凸显的当下,推行这种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实现物质资源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长春高新区的发展意识更为前瞻。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瞻远瞩的睿智目光。他们深知:经济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控制在环境承载能力之内,生态系统可以通过循环自净消除影响。一旦排放超过了环境的承受限度,就会形成污染。他们深谋远虑,执着于以生态经济为本质的循环经济,把以往认为是“废物”的那些资源利用起来,拉长产业链,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尽可能少的排放,产生尽可能多的产品,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象征生命的绿色。

一个“水色秀美、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的水滨新区,在两河流域,两库之畔,呼之欲出……

转载请注明来源:长春高新区鼎盛劲舞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