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外包: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正在带来多重正效应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308

|朱立毅|2009-08-14

在哈尔滨的一栋写字楼里,上百名工作人员坐在电脑面前,他们的工作让人有些意外:处理美国人向美国保险公司发出的理赔申请材料。

这种由大型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剥离,然后发包给专业服务供应商来完成的产业被称为服务外包业,如今这种从发达国家转移来的产业正在我国许多城市发展起来,它所具有的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大学生就业能力强等一系列优势,正引起业内外的关注。

服务外包业半年新增就业近30万

“我们在美国将保险索赔件扫描后发回国内,然后分析判断索赔原因是否真实、索赔金额是否合理、被保险人的治疗方案是否合理等。”哈尔滨嘉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亮说,“最后我们将这些情况反馈给美国的保险公司,作为它理赔的参考。”

其实,除了为客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服务外包还包括为客户开发软件、向其员工发放工资、设立呼叫中心、提供采购物流方案、新药研发测试、动漫设计研发等等。

这个产业的市场不容小觑。有专业机构预计说,2010年全球国际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

“目前跨国公司为应对危机,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纷纷将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外包。”面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外需萎缩,南京市副市长赵晓江说,这场危机使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一系列数字印证了这个产业良好的前景:到今年上半年,我国服务外包企业超过5500家,从业人数超过100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上半年服务外包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2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5%。同期,全国新增从业人员29.7万人,其中新增的大学毕业从业人员达23.9万人。

服务外包产业优势凸显

面对当前能源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重压,服务外包显现出独有的优势:与制造业最高不超过15%的增值幅度相比,服务外包的增值幅度高达100%。从收益来看,服务外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制造业来料加工的20倍,而能耗却只有制造业的20%。

无锡市副市长方伟把服务外包形容为“人脑加电脑”:一栋办公楼里放上几台电脑就能工作,这与制造业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土地完全不一样。

“与传统制造业会面临运输成本和产业链等问题不同,服务外包通过互联网就能联通全世界,产业并不受地域的限制。”哈尔滨市副市长丛国章说,服务外包为中西部和内陆地区直接参与全球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甚至有助于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在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

面对这次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由商务部牵头,我国在近期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税收、海关监管、特殊劳动工时、信息便利化等。

对我国划定的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将减征企业所得税;允许这些城市的服务外包企业实行符合服务外包产业特点的特殊劳动工时制;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学生,中央财政便给予每人4500元的培训经费。

各地政府也着手在这场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无锡在短短一两年的时间里建成了300多万平方米的服务外包园区,吸引创意产业、生物医药研发、工业设计等外包产业;苏州在其工业园发展服务外包业,到去年年底,园区服务外包离岸业务收入达3.2亿美元。

在大连,当地政府通过“官助民办”的形式,支持民营企业亿达集团投资大连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开发运营主体,进行园区的土地开发、物业建设、企业招商和服务。政府则体现政府职能,为大连软件园的建设提供土地规划控制,协调政策资金和贷款贴息,制定产业发展方向,搭建国际招商平台。

“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它还将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扩大国内消费。因此,承接服务外包应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商务部外资司司长李志群说。
 

责编:yangyining

转载请注明来源:服务外包:新的国际产业转移正在带来多重正效应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