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名牌: 越来越丰富的城市”名片”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062

||2005-08-20


    名牌是一座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高度发展的标志,也是展示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名片”。


    近年来,青岛市在创造出海尔、海信、澳柯玛、双星等工业产品名牌的同时,通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战略,培育出了大批服务名牌,它们正在成为一张张越来越丰富的城市”名片”,与工业产品名牌一道构成青岛独特的经济和社会现象。


    丰厚土壤孕育服务名牌成长


    服务品牌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积淀和展现。从全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注册的”情满旅途”,到”海滨小金”、”公交张锋”、”96111″服务热线、”真诚到永远”、”海之情”品牌列车,再到随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温馨巴士”、”玉明服务”等大批服务品牌,服务品牌尽情彰显着岛城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青岛何以成为国内罕见的拥有”中国名牌”最多的城市?国内外诸多人士在纷纷探讨这一”青岛现象”后找到同一个答案:青岛有一片适合名牌生长发展的土壤。


    一座城市的魅力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而创服务品牌正是三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当越来越多的名牌产品进入岛城居民家庭时,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名牌战略的新思路。2000年,市文明委在全市开展”创服务名牌,树青岛形象”活动,极力倡导把创建品牌同经济发展、服务人民、实施经营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为服务名牌的孕育和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促进了全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


    创建服务品牌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在全国其它城市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青岛市着重加强服务品牌规范管理工作,制定《青岛市服务名牌创建暂行管理办法》,建立了服务名牌考评体系,成立青岛市服务名牌专家咨询评估团,指导各单位注意运用市场化手段,培育、保护自己的品牌。每创建一个服务品牌,青岛市积极协助有关单位到工商部门办理品牌注册,使青岛市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在全国注册的多项先例。目前,全市已在国家商标局注册服务品牌十余个。其中,”情满旅途”、”海之情”、”情传万家”、”浇注明天”、”爱心大姐”等都已成为行业注册的第一个服务品牌。


    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战略的实施,目前,青岛市创建服务名牌工作已基本形成了上级推动、行业争创、社会支持的良好运行格局,形成了坚实的品牌发展的社会基础。服务名牌创建由原来的星星之火,向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发展,呈现出燎原之势。


    服务名牌创建领域不断拓展。目前,服务名牌创建工作逐渐由服务性行业向垄断性行业、行政执法系统和党政机关延伸。去年,市委主要领导提出”党政机关是创建文明城市的第一窗口”后,市直机关迅速掀起了争创服务名牌的高潮。当前,仅通过市直机关工委公布的机关品牌就有28个,其它各工委也推出了不少机关服务品牌。其中,市财办创建的”用心融通”品牌,成为青岛市第一个申请国家专利注册的机关品牌。另外,在社区、建设行业等其它领域,也出现了李沧区永清苑社区”有事您就说”、浮山后社区”社区一家”、航务二公司”浇注明天”等服务品牌。名牌创建工作使整个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发生了跨跃式的变化,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服务名牌创建活动层次不断提高。一个名牌就是一面旗帜。服务名牌不仅带动了一个小组、一个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带动了一个行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升了青岛市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当前,全市各行各业共涌现出各类服务品牌300余个,其中11个服务品牌被评为”青岛市服务名牌”。众多服务名牌提升了青岛的城市形象,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它也成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和新的增长点。”爱心大姐”服务社成立以来,精心打造”爱心大姐”服务名牌,促进了岛城家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不仅帮助1万多名下岗女工实现了再就业,而且为3万多人次提供了家政服务。服务双方在接受服务和提供服务时,都会从中体会出党和政府的温暖,感受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


    创建服务品牌在推动全市文明创建工作从线上带动走向面上推广,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的同时,也适应了青岛市创建品牌城市的构想,而随着这张”名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也必将最终推动青岛市实现从城市品牌到品牌城市的跨越,推动青岛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服务名牌: 越来越丰富的城市”名片”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