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外包“蓝海”在哪里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2012

|唐烨|2010-07-07

全球服务外包的蛋糕越来越大。据测算,2010年全球离岸服务外包市场将达到6000亿美元,到2020年,潜在市场需求将达到1.65万亿美元。

在巨大的市场潜力面前,经济危机给中国外包产业带来新机遇。从国际发展趋势看,世界服务业正加快向新兴国家转移,由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共同催生,服务外包将会给全球资源配置带来重大影响,也势必给中国发展服务业带来更大的空间。

但同时危机给中国外包产业带来新挑战——全球经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保持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占据服务外包领域40%份额的全球金融业开始全面“瘦身”;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必然趋势……

危机后,全球服务外包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后危机时代,中国外包产业的新机遇在哪里?要超越外包产业强国印度,中国还要跨越多少障碍?日前,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中国服务外包国际论坛上,来自政府、学界和企业界人士共同探讨了这些话题。

危机如何改变全球外包格局

受金融危机影响,去年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出现近5年来的最低增长。其中,IT服务支出受危机影响最大,出现了负增长;全球BPO(业务流程外包)增长率达到历史性低点,全年仅增长2.42%。

尽管全球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却发展势头强劲。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服务外包发展报告2009》显示,2009年,中国服务外包保持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长,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离岸服务外包合同执行金额100.9亿美元,同比增长151.9%。其中,2009年,上海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7.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8%,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金额10.3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今年1月至5月,上海服务外包合同金额7.04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倍。据预测,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还将增长40%至140亿美元。

但是,危机也给中国外包产业带来新挑战——

第一,作为全球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正在复苏过程中,欧洲还面临经济二次“探底”的危险,日本经济前途更加渺茫,新兴经济体尽管经济前景向好,但还不足于担当全球经济增长引擎的重任,在未来10年至20年内,全球经济都将保持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速的减弱,必将对全球服务外包造成巨大影响。

第二,全球金融业开始全面“瘦身”。全球银行业都在清理有“毒”资产,美国、欧洲等国都将加强金融监管,全球金融业规模将不可避免地缩小。而从外包产业结构看,金融业占据了全球服务外包40%的份额。金融业规模的缩小,对外包产业的冲击非常大。

第三,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必然趋势。软件外包行业的主要成本是人力成本,中国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也是较低的人力成本。但是随着一轮涨薪潮的来临,我国人力成本已经出现大幅度上升,外包产业正面临调整结构,以适应新形势的挑战。

中国外包新机遇在哪里

面对后危机时代的新变化,中国外包产业的“蓝海”在哪里?

第一,物联网和云计算无疑将是服务外包产业的新机遇。

“据统计,2020年全球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物联网产业将衍生出十几个产业环节,如产业通信芯片商、通信模块商、传感器制造商、传感网节点制造商、应用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物联网服务提供商、测试认证提供商、管理咨询提供商等等。而这些万亿元级的产业,会产生千亿元级的服务外包。”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主任朱晓明说。

云计算也是未来3年到5年最值得期待的技术革命。在朱晓明看来,云服务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成本很低的服务外包。“美国《纽约时报》多年来都用TIF格式存储文件和数据,但这种格式既占据大量空间,又不能上网。亚马逊用提供的云服务,把TIF格式转换成PDF格式,解决了所有问题,而且几天就完成,费用才3000美元。”

朱晓明认为,今年4月7日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复函》将推动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发展,但未来还应该出台一些配套实施细则。“在制定细则中,应该将离岸外包政策部分或全部延伸至在岸金融外包以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到相关服务外包领域。”

第二,庞大内需将是中国外包企业的新经济增长点。

据麦肯锡统计,2008年,中国的IT服务支出总量占GDP的比例仅为0.2%,而印度为0.5%,韩国为1.3%,日本为1.8%,美国接近2%,英国甚至达3%,中国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低比例意味着巨大的成长空间,一旦市场启动,将带来巨量的业务。”专家称。

据悉,中国外包政策重心正从“扶持离岸出口”向“释放内部需求”转移。“技术支持与软件业务为主的在岸服务外包市场将快速增长”。

超越印度还有多少障碍

在全球外包格局中,印度一直是中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多年来,印度一直占据着全球最佳离岸目的地的头把交椅,中国处于第二的地位。在市场份额和增长速度上,中国也依然大幅落后于印度。

中国外包想与印度比肩,还要跨越多少障碍?

第一,技术障碍——中国外包业在掌握核心技术方面还很缺乏。目前中国服务外包的“接包商”中,除小部分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外,大多从事的是劳动密集、较为低端的业务。以对日本软件外包为例,中国大多数服务外包企业主要参与程序开发、编码、测试及本地化工作,较少从事整体框架设计、综合解决方案等高附加值外包服务;较少作为总接包商,较多承担三级、四级分包工作。“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向处于外包服务较高附加值的两端延伸。”朱晓明认为,印度在这方面提供了三条经验:新技术、新的业务程序、新的解决方案。印度从低成本离岸起家,向美国的IT企业提供常规的外包服务,后向价值链上游发展,现在印度外包企业已开始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张。

第二,人才障碍——中国承接全球离岸外包业务还要面对人才瓶颈。“既熟悉国外客户、又熟悉中国市场和企业的高层次服务外包人才还太少,中国外包公司应该多利用海外华人资源。”加中贸易理事会外包委员会主席洪刚说。他建议尝试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中国市场对接,即行业管理团队在美国,高级项目经理来自美国和加拿大,中国市场对接团队通过综合资源外包服务,在中国为客户提供业务对接和快速市场拓展,从而为欧美的发包客户和中国的承接离岸外包企业之间建立一个高效畅通的“桥梁”。

第三,规模障碍——中国软件外包行业依然呈高度分散的格局,缺少与世界顶级企业规模相媲美的大型企业。当前国际外包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越大的企业越容易接单子。而中国大型外包企业规模和营业额都无法和印度大型外包企业相比。这导致我国不能有效地获取大型外包和集成项目,也造成了中国服务外包缺乏价值定位和足够的吸引力。如何打造一批“服务外包航母”?在IDC中国区总裁郭昕看来,加快兼并整合是一条捷径。“国家政策尤其应鼓励国内大型国有企业将非核心业务外包,从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发包和接包企业。”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后危机时代,中国外包“蓝海”在哪里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