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盯着美女主播们流口水了!了解下“视频直播简史”涨涨姿势吧!

    |     2016年6月18日   |   产业观察, 场景研究   |     评论已关闭   |    2030

这些年,电商大热,商家的宣传途径从平面拍照到视频、短视频最后走进在线直播间,乘风破浪,圈粉无数。有人说视频直播是当下最大的电商风口,已经引起了市场巨大的震动。无论是从用户的增长,还是资本的涌入,以及各大平台的相继入场,都预示着这个行业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接下来我们就来扒一扒视频直播的前世今生。

2005年,国内互联网行业快速成长,视频网站开启流量大战。专注于陌生人视频社交的9158异军突起,从网络视频聊天室逐步发展为以美女主播为核心的秀场。同时,YY从语音软件进军秀场直播领域,其公会模式下的网红流水线为很多后来者效仿。2010年,视频网站六间房转型为签约主播的秀场模式。目前,PC秀场直播已经形成了“YY+9158+六间房”的稳定格局,和以签约主播、虚拟物品打赏为主的成熟盈利体系。

2014年,YY剥离游戏直播业务成立虎牙直播,同年斗鱼由A站独立,二者成为游戏直播最初的双龙头。2015年成立的龙珠、熊猫通过抢占赛事资源、挖角人气主播等方式快速抢占市场。得益于国内游戏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游戏直播积累了超高的人气,已然成为电竞产业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电竞赛事频繁、游戏用户粘性高,游戏直播具备极强的时效性和观赏性,是游戏直播成为传统秀场以外的第二个独立战场的核心原因。

2015年,国内的移动视频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映客、花椒、易直播为代表的APP受到了众多90后、00后用户追捧,“陪伴”与“分享”成为直播的新主题,爆发已经势不可挡。

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发展,制约移动直播的技术瓶颈得以突破,直播的门槛大幅降低。从目前移动视频直播呈现出的强大吸粉能力和用户粘性来看,视频直播正在全面迈进了“随走随看随播”的移动直播时代。

由于视频直播不再限制于固定场景,泛娱乐领域“直播+”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随着消费产业的热点从衣、食、住、行向文化娱乐消费领域转移,直播平台向更广泛的娱乐行业渗透,视频直播进入到越来越多的细分行业。

泛娱乐直播形态包括但不限于演唱会直播、赛事直播和综艺节目直播等。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也意味着商业模式的拓宽,通过搭载不同的细分行业实现盈利模式的创新。

随着Facebook、Sony等公司在VR硬件技术上的进步,VR技术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VR与视频直播的结合将成为视频直播领域的下一个风口。

与普通视频直播平面化的特点相比,VR直播将让扁平的图像变得饱满和丰富,用户能够沉浸到直播现场的环境中,逼真的情景将提升用户的兴趣和互动欲望,最终实现直播质量的升级。

在国外,部分VR厂商与实时赛事内容方合作,尝试在一些重要赛事上使用VR设备进行直播。去年10月,NextVR将VR技术应用在直播金州勇士和新奥尔良鹈鹕队的比赛。今年年初,NextVR又与NFL合作拍摄足球比赛。此外,三星利用VR技术播放了挪威冬季青奥会各类体育节目,包括速度滑冰、滑雪和跳高滑雪比赛。Google 也为旗下的 YouTube 添加了直播、全景视频和音频功能,以获得更多的用户观看和企业客户的广告收入。用户可以在 PC 上直接观看这些内容,也可以通过安装 YouTube 应用程序的安卓手机连接 VR 头显进行观看。YouTube高管尼尔·莫根(Neal Mohgan)表示:“从音乐家、运动员,到大品牌,创意者正在利用这项技术完成令人难以置信的作品。目前,通过360度直播视频,他们可以将更多粉丝直接带到自己的世界。”

在国内,微鲸科技力推VR体育直播,赛事内容包括中国国家队、中超联赛、足协杯赛、业余足球联赛等国内几乎所有重要足球联赛。花椒直播在近期的北京车展直播中融入了VR技术,实现了移动直播和VR技术的首次碰撞。未来VR技术在直播领域的成熟应用,势必将会为视频直播行业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巨头们都在你追我赶地发展着自己的直播平台,为了抢夺用户,任何可以提高直播体验的手段都不能放过,VR就是这样一个利器,加之巨头在VR领域的默默布局,直播平台上的VR大战并不遥远……

国内的视频直播行业正在飞速发展,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国外的直播市场。

国外最早提供直播服务的公司是Ustream.tv,Justin.tv,Blogtv,Stickam和Mogulus,其中以Ustream和Justin.TV知名度最高。Ustream.tv成立于2007年3月,以直播现场节目和活动而著称。而Justin.tv起初是可通过直播进行实时群组聊天的网站,随着规模越大,主题也越发多元。

国外的直播平台开发早且品类丰富,但随着直播网站定位的清晰,直播平台的特色也在不断凸显。2011年6月,从Justin.tv的游戏主题频道分拆出聚焦于电子游戏直播的网站“Twitch”,Twitch正是国内外游戏直播的鼻祖。

国外移动直播的火苗在2011年已出现,当时Skype收购的Qik移动视频,已经提供了流媒体视频服务,并迅速获得500万用户,但由于手机硬件技术及数据流量的阻碍,并没有掀起移动直播的浪潮。

移动直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公司的布局才变得大众化。从亚马逊近10亿美金收购游戏直播Twitch,Facebook、Twitter积极布局移动直播应用,到近期IBM收购老牌视频直播服务商Ustream,以及谷歌即将发布提供视频直播服务的YouTube Connect,可以看出,视频直播成为互联网公司在社交应用上一颗非常重要的棋子。

互联网公司对直播的青睐,将使视频直播行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但同时也意味着,这一行业即将进入最为惨烈的淘汰赛阶段,很快会出现几家平台型企业或细分领域的独角兽。

除了财力雄厚的因素外,还因为互联网社交平台积累的明星和高知名度用户,能扩大直播影响力,Facebook不惜付费以鼓励明星和内容创作者使用直播功能。社交媒体根植于现有的社区、流量和资源基础,显然比单打独斗的视频直播企业更有优势。由于社交平台对直播应用的推广,国外视频直播逐渐正成为一种主流的社交形式。

无论你是否做好了准备,视频直播将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影响你的娱乐、社交、学习的方式。全民直播的时代即将到来……

新媒体时代,诞生了视频直播,催生了网红经济。移动互联网的当下,全民直播的时代已经到来。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斗鱼TV的在线人数超过1000万+,战旗TV在线人数约500万+,龙珠在线人数约400万+,虎牙在线人数约100万+,这似乎正在告诉着我们,站在风口的视频新媒体已经要起飞了。

视频直播为什么这么火?

视频直播为什么会在2015年得以爆发?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在信息传播速度飞快的新媒体时代,用户体验可谓是决胜的关键。微博的槽点在于社交性偏弱而官方媒体性太强,微信在非熟人社交上偏弱,而视频直播则把社交互动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可以发评论、弹幕、送礼物,甚至还可以通过视频直播一起做游戏,彼此可以分享自己、推销自己、表达自己,这种双向的实时互动,也只有通过视频直播才能得以完全的展现。

具体来说,首先视频比文字、图片、音频等内容带来的感官体验或冲击更大。从传播媒介或形式来看,视频本身就比文字、图片或音频等形式更容易获得传播。而在用户使用或体验层面来看,而短视频或移动直播更符合用户移动上网或手机上网习惯,更容易吸引用户关注。其次,融合弹幕等元素在内的短视频或移动直播更符合年轻人偏好。在大多数人看来,当前的视频直播内容,总体来说内容制作水平较差,如果没有弹幕及互动聊天等功能,这些短视频或移动直播是无法吸引到用户的。恰恰是由于当前的视频直播内容制作水平差,使得很多围观用户多了一份“游戏”或“娱乐”心态。通过观看短视频、移动直播以及进行实时弹幕,获得一种全新的视频观看体验,通过众人围观、吐槽的方式,形成话题焦点,获得一种综合的体验感受,而淡化了视频内容本身带来的直接影响。

而对于各路资本或资金来说,话题性、趋势性以及内容性则是吸引它们的焦点所在,一些草根网民借助短视频、移动直播等,摇身一变成为备受瞩目的“网红”,俨然成为一种全新的“造星”路径。而一旦引入明星元素,类似于如今火爆的各类明星真人秀节目,势必会吸引到更多的关注用户。比如,在此前热播剧《欢乐颂》开播前夕,剧中女主角刘涛曾在某视频直播APP亮相,迅速吸引了70多万在线观看用户,不仅在短短两个小时的直播中赚到了60万,更是一度引发该直播软件服务瘫痪,火爆程度可见一斑。更重要的是,除去明星真人秀外,对于烹饪、教育、旅游以及突发事件等各类垂直领域的专业内容直播,都有巨大的挖掘潜力。

从媒体角度看,基于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建立付费体系,一直是各路媒体转型的焦点所在,而从资本的角度看,更快速的资金流转及变现模式,则是它们追逐的焦点。

新资本游戏

直播平台最主要的盈利模式,仍是打赏模式。很多自媒体也在微博、微信上通过打赏获得收入,只要主播本身不低俗下流,打赏是很正常的模式。除了打赏直播平台也会做其它尝试。比如主播在平台上讲股票,可能会收课程费用。很多明星、专家的直播内容,可以演变为秒拍视频的内容播放,通过贴片广告、广告冠名等方式获取收益。与直播平台共生共赢的主播,则通过分成、工资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并成为一个新型的职业。

在传统秀场直播平台中,网站将各个虚拟包间承包给主播,主播通过各类表演令观众在线上商城中购置各类虚拟礼品,而后网站与主播对消费金额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成。其中虚拟礼物付费是最主要的用户付费内容,如虚拟道具小喇叭、鲜花等的购买和KTV房间交易等。直播平台的巨额打赏案层数不穷。在2016年3月8日晚一位名叫Yang Hanna的韩国女主播一夜就被打赏超过40万人民币。

在游戏直播平台中,增值服务是通过主播打赏、竞猜和粉丝等级制度共同作用。用户通过银豆、金豆来给主播打赏,打赏增加了与主播的亲密度,提升了粉丝等级,就可以获得直播间更高的特权例如绿色弹幕等。垂直类财经直播平台知牛财经采用打赏模式,主播通过直播财经内容累积粉丝,通过收取粉丝礼物打赏变现。

在游戏直播平台中,直播往往是职业的选手,属于某一游戏战队,这些战队选手与直播平台签约,有的签约费高至百万人民币,之后选手(主播)再与战队或经济公司进行比例分成。除了签约费之外,直播平台还会付给主播工资,一般每月定期发放数千元(当然具体的工资也与主播人气相关),但是主播需要完成一定频率直播。对于知名的电竞主播,如若风、Miss等,由于其掌握了大量的流量,所以他们的工资都在千万量级。当主播吸引大量用户观看,甚至达到万人级观看的时候,很多商家就会选择进入该频道做广告,因此主播可以借此收入一笔不菲的广告费。以Twitch为例,主播可以在自己直播的间隙休息时间,选择让Twitch播放广告。广告收益大部分归Twitch,也有一部分归主播本人。


陷入“百团大战”

在过去一年里,视频直播行业经历“野蛮生长”:最初只有零星创业者,如今已经陷入“百团大战”的局面。据资料显示,2015年全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知的116个直播平台当中有108个获得融资。如今近百亿规模的直播市场预计于2020年,总规模将上升至1060亿元。

如此巨大的市场搅动了互联网行业的方方面面,BAT纷纷入局,新的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各家的估值也水涨船高,成立与去年5月的映客,在今年1月份的A+轮融资中获得6800万投资,成立仅短短8个月时间,估值已经到4亿,成立于2014年5月的易直播,也刚获得6000万元的融资,估值也达到4亿。

而在被统计的这116个直播平台中,90%依旧停在A轮及A轮以前,其中30%还处于天使轮阶段。谈及背后资本,像IDG、红杉等这样的投资机构,以乐视、暴风科技为首的上市公司,像周杰伦、王思聪等这样的明星投资人都按捺不住兴奋趟了这趟“浑水”。

直播市场仅百亿,纵使有明星和网红加盟造成浩大声势,资本和各大直播平台在这并不算大的领域里共同布的这场棋局,殊不知早已是困局。满大街都出现了视频直播,同质化严重,市场愈加饱和的今天,如何留住用户,将这块蛋糕吃出新意,将是新媒体视频直播平台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经历过“百团大战”、“O2O浪潮”的中国互联网,也将迎来“直播大战”,短短时间内,大量的资金及资深人士加入其中。一时的火爆程度,堪比当年的新闻门户、博客平台,那么,视频直播到底将会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近两年,视频直播越来越火,越来越多的人涌入直播领域试图分得一杯羹。为了“突出重围”,主播们想法设法迎合大众。视频直播逐渐变得无聊化、庸俗化,其内容大多是“娱乐为主,兼顾吹牛卖萌”,多数时候都是讲故事、要钱、唱歌。泛娱乐化的“视频直播”到底能走多远?

“网红”经济学

从最早的文字、图片、博客、BBS等,到PC时代靠打擦边球壮大起来的游戏直播、秀场等,再到移动端的“人人可直播”模式,网红俨然已经成了一个个IP,于是在视频直播平台方兴未艾之时,网红经济火起来了。在网红与直播齐飞的时代,国内的直播平台们似乎走上“人生巅峰”了。吃个饭、嗑个瓜子、喝个咖啡……这些鸡毛蒜皮的内容直播点击率都是以万为单位的。

我们点开任意一家视频直播平台,几乎都可以看到花哨的界面、夸张妆容的主播以及奇葩的表演。这两天在微博上引起热议的“吃货凤姐”吃灯泡等视频,就被众多网友质疑。一些主播为了博出位,出口成脏。一些主播为了赚钱,“即便不脱衣服,也会弄一些喘息声吸引粉丝扔钱”。那么,为何这些荒诞的视频直播会成为广大网友争相追逐的焦点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直播平台只不过抓住了人们猎奇的心理。平台希望扩大影响,吸引眼球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以低俗、色情的内容博眼球,或许短期内可以得到瞬间流量。但是长远来看,对于平台的品牌建设无益,这终将损害平台的品牌价值。从大众的角度、平台企业的社会责任来看,平台总是迎合人类低层次的恶趣味、以猎奇荒谬的内容来引人注目是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无益于网络媒体的建设。

在互联网背景下,无聊经济已经渗透到年轻人的生活中。大家瞄准无聊经济,进行直播创业。创业者一窝蜂地涌入,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很多未成年人在直播或短视频平台做主播,想要成为所谓的“网红”。由于未成年人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很容易将低俗内容、不健康的内容作为自身传播的内容。未成年人尽早地进入娱乐业对他们的身心不宜,娱乐业是成人的 “游戏场”,有很多未成年人无法适应的内容。而互联网的游戏规则会让未成年主播面对很多网友的指责、谩骂、侮辱和诱惑,这对于一个不成熟的孩子而言过于残酷。

直播泡沫不容忽视

从2015年的直播元年到2016年的市场红海,短短一年时间内移动直播取代了专车和O2O市场,成为最受瞩目的移动互联项目。但是每当一个互联网行业兴起的时候,总会涌现大量的泡沫,直播也不例外。

目前多数直播平台并未找到自己的主流盈利点,还处于用金钱换用户的阶段,而如何通过用户去变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据了解,已有上百亿资金砸在了移动直播领域;其中YY有50亿现金,天鸽互动有20亿。再以游戏直播为例,表面风光,内里实则是一场烧钱游戏:企业花钱砸流量、流量换来投资、融资资金买流量;如此轮回,资本方和创业者被人造出来的高增长泡沫所迷惑,仿佛直播领域已经是一个“上千亿的市场”。

钱一直在烧,就像直播平台一直面临着较高的带宽成本和主播签约成本。音频流媒体从业者李安嶙曾算了一笔账,以最低码率800K来算,一个同时在线百万用户的视频直播平台,每月仅带宽费用就高达3000万元以上。然而市场上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广告收入、用户打赏、与游戏公司及外设厂商进行合作等。据业内人士透露,现有的收入模式并不能完全覆盖成本支出,许多直播平台目前依旧靠“融资”残喘。

无论是网红,还是移动互联网直播模式,归根结底都是粉丝经济的范畴。粉丝质量,粉丝收入阶层和定位,决定了移动互联网直播最终的回报利润,也决定着其最终能够走多远。虽然说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已经达到2亿,但从结构上看,最大问题在于,移动直播的绝大部分用户停留在二三线城市,很难打进一线城市的市场;绝大部分是低收入群体,白领粉丝参与度非常低。“我们的典型客户就两类,其中90%左右是三四线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另外10%则是一些中高收入群体的小老板,如煤老板、包工头等。”9158的母公司天鸽互动的董事长傅政军表示,他们也针对白领群体做了一些探索,但目前来看还都不是很成功。面对移动网络直播热潮,特别是已经泛起的泡沫,资本还需冷静、慎重。


视频直播的法律监管

在网络直播市场日益火热的同时,其背后隐藏的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而该领域最大的风险可能还是在监管政策。作为一种在线业务,意味着他们的视频内容也必须遵守政府对视频内容的严格限制。

2016年早期,这些实时直播软件中曝出了一些爆炸性内容的视频,镜头中包括一对过分亲密的情侣以及几个一丝不挂的女人。虽然这些直播很快被删除了,却引起了有关监管部门的注意。文化部、全国扫黄打非办以及其他监管部门已清除50多家涉及“低级及其他不良信息”的实时直播网站。几乎所有大的中国直播应用被“点名”或罚款,其中包括映客和斗鱼。今年4月,“papi酱”视频因涉嫌爆粗口而被广电总局被勒令整改,网红经济受到质疑,也让我们反思在利益驱动下的内容传播是否应有划定一条清晰的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面对种种质疑,百度、新浪、搜狐、爱奇艺、乐视等20余家从事网络表演的主要企业负责人共同发布《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承诺网络直播房间必须标识水印,所有主播必须实名认证,对于播出涉政、涉枪、涉毒、涉暴、涉黄内容的主播,情节严重的将列入黑名单,审核人员对平台上的直播内容进行24小时实时监管等。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低俗、色情、暴力等内容虽然在短时间内容可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与法律相悖而行只能渐行渐远,而在法律框架内以优质的内容才能最终赢得市场。


“直播+电商”的新蓝海

直播领域里的“百团大战”和泡沫很显然不仅没有吓跑玩家,反而电商也忍不住想搭上直播的快车。众所周知,电商对流量的渴求极大,从阿里接连收购优酷和入股新浪微博即可窥出一二,即便是如淘宝天猫这样的巨头,内容为电商平台的导流更是令其如虎添翼。如今已是直播最好的时代,电商与直播结合不可不说是顺应潮流。

目前,电商直播领域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蘑菇街、淘宝和聚美优品“三国杀”的局面。聚美优品的玩法是通过直播方式来分享美容知识,在直播过程中,用户可以边看边选购主播使用的化妆产品。蘑菇街主攻移动视频直播,主题繁多,涉及穿搭、美妆、旅行、健身等。淘宝直播在3月份开始试运营,主推“边看边买”,和聚美优品类似。据了解,相比导购视频,在直播状态中的交易转化率是录播视频的10倍。

根据蘑菇街提供的数据,在直播功能升级上线第一天,UV超了10倍,蘑菇街主推的另一个网红许云溪的店铺整体的流量当天基本上增长了一倍多,成交增长67.3%。

再看淘宝直播,已经有超过千万的用户观看过直播内容,超过1000人在淘宝上做过主播,每天直播场次近500场。其中,观看用户超过一半为90后,女性比例高达80%。5月底,吴尊在淘宝直播推荐奶粉品牌,60分钟带来120万人民币的销量,单品转化率高达36%。

除去这3家电商平台,以跨境电商起家的波罗蜜,在直播+海淘的领域早已摸索了一年多,于2015年10月完成了有百度参投的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波罗蜜以PGC直播+B2C自营模式进行运营,据波罗蜜公开数据,在波罗蜜直播时段的下单转化率达20%,高于没有经过直播包装的商品。前不久,波罗蜜联合日本高档内衣品牌Bradelis、中国专卖内衣的小清新平台B氧气app,在日本做了一场联合直播首发,氧气CEO徐黛妮亲身示范穿戴内衣的视频在美拍等平台同步直播,最终播放量达20多万。直播为电商平台带来的流量和用户变现、尤其是网红的影响力让这几家电商平台看到商机,这一片蓝海在被低调地开辟。

这是一个“全民直播”的时代,这个现象的兴起一方面是由于相关的技术的发展与成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相信随着VR、通信网络等产业的技术发展,直播将会成为人们越来越追捧的信息交互方式。我们不再过多地回顾历史,我们更着眼于未来!

转载请注明来源:别光盯着美女主播们流口水了!了解下“视频直播简史”涨涨姿势吧!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