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发展四川省服务业的思考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910

客户世界|四川省商务厅课题组|2007-07-2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结构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步向服务业偏移,服务业的增长成为促进整体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经济现代化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实现四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发展服务业。

  四川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我省服务业不断发展。“十五”时期,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10.8%,2006年同比增长11.6%,增幅提高0.8个百分点,占全省GDP的37.7%;地税收入298亿元,占地税总收入的66.5%;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1996年的26.8:40.3:32.9调整为18.6:43.7:37.7。至2005年末,从业人员1354.2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28.8%。初步形成了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地方税收、减轻就业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省服务业仍存在总量偏小,总体供给不足,产业和区域结构不合理,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总体发展水平低。一是发展速度较慢。“十五”期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比“九五”时期减慢1.6个百分点;比同期GDP增速慢0.4个百分点。而同期兄弟省市区发展迅速,如内蒙古,年均增速达17.2%。二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2005年,我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和2.6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22位和18位。2006年,增加值占三次产业的比重较上年进一步下降为37.7%,分别比上年和当年全国平均水平低0.7和1.8个百分点。三是服务供给不足。2005年,全省人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79元,位列全国第26位,比同处西部的内、新、宁、青、陕和广西等省区都低;仅相当于位列全国前6名的京、沪、津、浙、粤和江苏省的11.1%、13.4%、23.4%、31.4%、33.2%和40.0%。

  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对一二产业支持不足。流通的结构、功能、形态以及流通方式等方面均处于较低层次,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创新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流通效率偏低。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省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据测算,目前,四川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5%,比全国高3.1个百分点。金融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合理,服务功能不完善,金融业服务经济的功能还需进一步提高。城乡、地区间信息化水平悬殊大,除成都之外的地区,信息化水平落后。展览业处于市场化、产业化的初级阶段,品牌展会少,重复办展、展览秩序混乱等问题较为突出。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业尚处于发育初期,一二产业专业化的关联服务以及产品研发、营销、服务功能较弱。近年来,我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人员总体呈下降趋势,至2005年末,全省有11.6万人,比1996年下降了4.1万人。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使我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运转缓慢,国民经济处于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的运行态势。2005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次数仅1.7次,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58个百分点。大多数产品缺乏竞争力,在国内外参与市场竞争的利益分配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发展现代化水平低。餐饮、沐浴、美容美发、洗染、修理、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居民服务业普遍存在着服务水平不高,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的状况,导致城乡居民消费不安全、不放心和不方便,一定程度抑制了居民消费。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行业,产业化水平低,与日益增长的服务消费需求不相适应。

  区域结构不合理。我省地区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悬殊。成都市已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49.9%,占全省的41.6%,高于其GDP占全省的比重9.5个百分点。从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来看,成都达到9787元,比位居第二的攀枝花高42%;其余19个市州不足3700元,其中有10个市州在2000-3000元之间,5个市州不足2000元,最低的巴中市仅相当于成都的15.8%。

  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竞争性领域的服务业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截至2005年末,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仅有912个,占全部企业数的4%左右;没有进入全国前50强的连锁经营企业,国外、省外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已占据了我省现代流通业态的绝对优势。垄断性行业企业活力不足,铁路、电信、银行、教育、医疗等行业市场化程度低,进入门槛较高,经营主体单一,缺乏竞争压力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提高。2006年,全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仅7.6亿美元,且以资本回收较快的领域为主。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均小,服务贸易以劳务输出、建筑工程承包、旅游等传统项目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少。

  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工业、农业不发展,服务业就无法发展”的传统观念,对服务业在全面提高一二产业竞争力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和谐四川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经济发展过多依赖工业增长,制定的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偏重于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环境不公平,在基础设施投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获得的政府投资、国家贴息贷款少,要素价格明显高于制造企业,致使已出台的服务业政策、制订的规划落实不到位。到“十五”末期,全省服务业增长速度、新增就业、就业比重等,均未实现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川府发〔2002〕16号)中提出的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四川省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服务业,四川除具有规模和潜力较大的市场、实力雄厚的科教资源、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特色突出的文化资源等五大基本优势外,还有两大比较优势。一是产业比较优势。服务业门类广、领域宽、劳动密集度高,多数传统服务业门槛低;对土地、能源等资源占用少,环境影响小;受时间和空间制约较小,物流、产业配套要求较低。在国内外市场这样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进行分析比较,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地处内陆、劳动力丰富而资金缺乏、人均资源并不富裕的四川省,相对而言成本更低,更有竞争力,有望取得较优的经济利益。二是成都市的区位和产业结构优势。兼具强大的城市综合服务需求和极强的集聚辐射力,成都市已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49.9%,高于天津、重庆等市,接近上海的50.5%。构筑具有独特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产业群,有望成为西部服务业强市,并引领全省服务业综合实力提高。通过调研,针对我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对今后一段时期四川省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总体思路。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主题和推进“四个跨越”的战略构想,按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现有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着力突破机制体制性障碍,坚持一二产业和服务业并举,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并重,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统筹发展为主线,以创新和全面开放为动力,以现代化、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为方向,完善政策措施,加强分类指导,整合市场资源,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规范服务市场,全面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形成繁荣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我省经

  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800亿元,年均增长10%,比同期GDP增速高1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达到40%,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2%以上。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对各主体功能区域的定位,立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实施分类指导,在实现普遍服务和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规划服务业发展格局。对优先发展和重点开发区,致力于促进生产,带动消费,侧重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积极推进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致力于缩小区域间人均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重点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完善公共服务业。在充分发挥各地区特色与优势的前提下,协调推进全省不同区域不同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成都市作为西部中心城市,应进一步突出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占领西部现代服务业战略高地。其他经济区应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面向民生的服务业。

  发展重点。一是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强力打造现代金融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培育壮大会展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发展商务服务业,努力扩大服务贸易。建立互为保障,互为促进的机制,促进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形成与之配套、为之服务、并引领其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切实提高我省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速度,促进国民经济向着快节奏、低成本、高效率转变,提高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围绕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大力发展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加快餐饮、旅游、居民服务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改造升级速度,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完善功能,增强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作用;加快发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业,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使服务业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

  对策措施:

  制定科学的服务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四川省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针对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差异性大的特点,制定重点发展的服务行业专项规划。

  消除体制性障碍的制约。加快服务业领域改革步伐,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服务行业和领域,大力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对垄断性服务业,可选择一些领域和行业先行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试点,因类制宜、循序渐进地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引入竞争机制,为民营经济参股、控股甚至独资进入这些服务业领域创造条件。积极鼓励民营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作为营利性服务业和服务产品属于私人物品的服务业的投入和发展主体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制造业将内部的研发、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同企业剥离,实现专业化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相关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我省先行试点。加强服务业招商引资工作,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入。加快服务外包基地和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拓展我省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发展空间。以国际化促进我省服务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

  研究制定促进政策。加快制定我省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在准入领域、税费征缴、水、电、气、土地等要素价格方面给予公平待遇。进一步增加预算内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规模,加大对服务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发展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引导、带动国内外资本投资服务业领域。加大对服务业创新的支持。

  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切实提高认识,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紧迫、艰巨、长期的战略任务,确立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协调发展,加强领导,成立省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针对当前服务业管理职责分散,多头管理与管理缺位同时存在的现状,理顺各行业管理部门职责,明确现代服务业牵头部门和综合协调机构。建立科学系统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将服务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量化,将重要指标纳入对各市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体系,针对不同类别服务业的具体要求,实行分类考核,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取得成效。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关于加快发展四川省服务业的思考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