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件业拐点乍现:外包模式渐失优势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113

||2009-02-07

“对冲”成本上升压力

对于正在布局“三年突破”战略的徐少春而言,“转型”是主动的选择。

“中国企业发展的水平和它的信息化程度决定了,客观对我们有提供管理咨询的要求。”徐少春提出,金蝶的目标在于“要建立管理专家形象,推进全球化时代中国管理模式进步”,并在2010年实现渠道、产品突破之后的“服务突破”,从而使目前收入结构中“服务”在总收入的占比从30%提高到40%以上,从而降低直销占总收入的比例。

事实上,无论转型是为有意,或者无意之举,它暗合了当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对中国软件业的必然要求。

天相投顾分析师刘晓冬认为,软件业面临的由于CPI、新《劳动合同法》等原因导致劳力成本上升的趋势,将对公司成本费控制造成一定压力,以用友为例,“预计公司2008年的员工平均工资将比2007年提高8%到10%,而作为一个独立软件提供商,人力成本占公司成本和费用的比重通常在50%以上,因此人力成本的上升将给公司的成本和费用造成较大压力”。

金蝶陈登坤亦告诉本报,作为高科技公司,近年随着国内宏观形势的变化,人力成本加速上升是一个显著的现象,金蝶2005年-2007年间员工人数年均增长13%,员工总成本2006年比上年增长15%,2007年又比上年增长了27%,总体呈现了员工总成本增速高于员工数量增速的态势。

“公司向服务转型会使未来员工数量增长的趋势慢下来。”陈登坤表示,向服务型公司转型的根本要义还在于,在转变公司收入结构的同时,改变公司人力成本的结构,即提高“服务”和“分销”收入比例,降低直销的比例,这是因为,“直销更依赖销售人员的扩招,靠人海战术来提升销售额”。

陈透露,“目前金蝶的分销利润率是最高的,服务目前利润率还不高,但是它可以带动产品的总体销售,使总体利润率呈现最优。”

金蝶行政总裁何经华亦向记者透露,金蝶未来营收以及利润率的上升将与收入结构调整同步:将目前直销比例过大的局面(直销占44%、分销占26%、服务占30%)调整为以服务与分销为主(2010年分销占40%,直销产品占25%,服务占35%)。

“外包”模式的冲击波

一位软件界人士认为,相比转型较快的金蝶、用友而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对中国其它软件公司的冲击则要大很多,尤其是外包模式为主的公司。

“以东软为例,相比而言,它的利润率(10.52%)就要低很多,但是这一两年转型产品和服务后还是提高了很多。”该人士说。

“软件外包模式在中国肯定是没有优势了。”上述人士认为,外包必然要面临人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升值“双重挤压”,而相形之下,中国软件业内需市场近年呈现暴发增长态势,这对“中国软件”的必然走“产品+服务”的定位是一种强烈暗示。

以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显示,受汇率等因素影响,今年1-2月,我国软件产业实现利润总额68.6亿元,同比下降4.6%,效益下滑的原因之一即是“人民币继续升值,不但增加了软件外包的成本,而且造成以美元结算的外包收入的减少,直接影响外包企业的效益”。

“网上电子商务,以及SaaS(软件即服务)等新模式的兴起,加上宏观环境的共同影响,已经决定了金蝶、用友的转型方向,就是中国软件业转向的必然。”上述软件业人士说。

“目前的宏观形势和人民币的汇率变动,更决定了中国软件业不可能走印度的外包模式。”4月7日,金蝶国际(0268.HK)副总裁陈登坤几乎是以“断定”的语气对本报说。

应该走欧美的“产品+服务”的道路,还是复制印度的“外包”模式?在长达10年的摸索和争论之后,软件业的“中国道路”似乎正在惭次显出“本我”的选择。

几乎是不一而同,本土软件业的两大厂商在同一时段内,义无反顾地走向了以“服务”型公司为特点的欧美路径。

“金蝶在未来三年以及更长的时间里要积极转型,由产品型公司转向服务型公司,并打造全球领先的在线管理及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金蝶董事会主席徐少春4月2日公开表示。这是金蝶自上世纪90年代从财务软件转型ERP管理软件以来的又一次重大转身。

相似的表述出现在数日前,用友软件(600588.SH)总裁王文京在公司业务策略发布会上,亦吹响了“变革商业模式”的号角,宣称用友将“产品经营”转向“客户经营”,并同样将此次高举的旗帜称为“用友继10年前从财务软件转型ERP企业软件之后的又一次转型”。

中国软件业,为何有如此步调一致提出“转型”的要求?

转型“服务”的利润公式

从各类漂亮的数字来看,2007年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成本上升的压力,似乎没有冲击到中国软件业高速增长态势。

4月2日,金蝶国际发布的财报显示,2007年,金蝶销售额增长25%,达到人民币7.67亿元,将利润增长40%至1.36亿元,净利润率亦从2006年的15.93%上升至17.80%。

在此之前,金蝶在国内的竞争对手用友软件发布的2007年业绩亦显示了大刀阔斧的跃进:当年销售收入达到13.56亿元,增速达到22%,而净利润(包含投资收益)增长速度更是达到110%。

与此同时,在相当业务来自于软件外包的东软股份(600718.SH)的2007年净利润亦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12%。

从各自财报看,“产品+服务”带来的收益提高,是各家公司收益上升的直接动力。

事实上,除了金蝶、用友提出向“服务”型公司转型口号外,东软亦自2006年以来在逐步降低其“软件外包”在总体收入中的比例,并努力拓展其产品和服务收入的客户源。

而服务收益对业绩刺激的最直接表征是,此三家中国软件的标志性公司的利润率正在呈现上升趋势:2007年,金蝶、用友、东软的净利润率(剔除投资收益)分别为17.80%、14.81%和10.52%,分别比2006年的15.93%、11.59%和5.77%都有了相对高比例的上升。

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表征是,4月2日,香港资本市场在对金蝶国际保持长达七年的怀疑、观望之后,头一次给予了最为积极的“认同”,其股价当日上涨了15%,达到7.60港元,几乎是七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天——金蝶正在逐步甩掉“价值低估”的帽子。

分析认为,从全球经验看,软件业的最明确的评价公式是:软件企业服务收入占比越高时,附加值越高,成本越低,利润率也就越高。

软件业的利率是衡量一家软件厂商整体服务能力高低,以及经营效率的重要经济标志。根据此公式,金蝶的财务数据堪称华丽。按照徐少春“未来公司每年保持净利润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的承诺,金蝶2010年净利润率将会达到20%左右,与国际软件业25%的高利润率比已相距不远。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软件业拐点乍现:外包模式渐失优势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