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成2008年IT业标识 跨国企业价值打折

    |     2015年7月12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050

||2009-02-08

动荡而坎坷的2008年落幕,回望本年度走过的路程,裁员二字已成为IT企业字典里无法忽略的一个词汇。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世界最大的电子游戏企业美国艺电(EA)不久前对外正式宣布,将把此前在全球裁员6%的数字提高到10%。

随后,中国通信网的一则报道称,微软正准备进行一轮大规模的裁员行动,最早可能于明年1月15日开始。

毫不夸张地说,无计可施的跨国IT企业们面对席卷而来的金融风暴,只能频频将裁员“大刀”向员工们挥去,以节省开支突围。

风暴侵袭,IT企业大量裁员

金融风暴的大环境下,无论是传统的PC巨头,还是新经济的互联网霸主,乃至芯片厂商,都不得不面对经济衰退这一现实,愈演愈烈的裁员风波由此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TechcCrunch 数据显示,9月中旬至10月23日,IT公司共裁员1.9683万人,其中还不包括惠普宣布裁减的2.46万人。而10月24日至30日,又有30多家IT公司裁员1.885万人,从而使总裁员人数达到3.853万人。

进入12月,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通过裁员等方式达到削减开支的目的。IT企业的各大巨头们给出的原因同样如出一辙:面对营收大幅下滑,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状况,裁员将能大量节省企业的生产成本。不论其是否为应对危机的最佳举措,汹涌而来的裁员风暴已然为2008的的IT业打上了重重的“标识”。

兵临城下,IT业大幅“缩水”

在以美国为首的全球金融业轰然倒下后,危机的寒潮也很快侵袭了各国IT业。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认为,这场危机对全球的影响堪比7年前的“9·11事件”。

据《计算机世界报》报道,就在雷曼申请破产保护的当天,IT业的股票已开始全面下滑。戴尔首当其冲,下降了11%,希捷与美光科技紧随其后,分别下降了8.2%和7.8%。而雷曼破产掀起的“金融飓风”,也让苹果、思科、Sun、甲骨文、IBM等IT巨头感到“狼来了”,其中苹果下跌19.3%,甲骨文下跌7.5%,雅虎、Google也分别下跌了16.5%和17%。而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四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腾讯也难逃噩运,股价大幅下跌。

Forrester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Andrew Bartels表示,随着信贷市场的紧缩,企业融资会变得更加困难,贷款难度加大,而企业也将采取削减IT预算的方式来应对愈加严峻的经济形势。据《电脑报》报道,Forrester此前的调查显示,全球有43%的企业计划削减08年下半年的IT开支,金融领域则有49%的IT部门计划削减预算。经济不景气,企业营收增幅下降,甚至濒临亏损、破产的边缘,也导致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用于IT产品的支出也就随之减少。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企业融资的困难同样也是造成IT业大幅缩水的重要原因。

创新为本,转危为“机”

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变,从某种程度上说危机就是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因此,危机来临时,也就是IT企业应当反思的时候。在金融风暴的环境下,IT企业只有明确如何依靠有限的自身资源,化解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和资金的代价屹立于市场,才能真正掌握破局之道。因此,企业纷纷践行的“裁员”思想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成本,却不是解决危机的根本之道。

首先,危机中的企业更需创新,并能从创新中抓住突破的机遇,实现企业的飞跃式发展。其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金融危机的压力,IT企业必须强化管理,节支降耗。严峻的形势也要求今后IT企业在研究制订发展规划、确定产业重大项目时,还应把资源节约、降低消耗作为考虑的重要因素,充分考虑企业的资源承受能力和持续能力。最后,企业的竞争无处不在。无论大环境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正如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财务司司长梁锦松所说,“未来经济将是三极(美、欧、中),而不是两极(美、欧)的世界。”也许,这场危机带来的不只是衰退,还有经济格局的博弈与新生。虽然全球金融危机让2008年的冬天显得特别寒冷,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全球金融危机实际上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可以成为企业和机构创造利润、打造品牌的绝好契机。只要企业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面对现状,未来的IT业也将“柳暗花明又一村”。

转载请注明来源:裁员成2008年IT业标识 跨国企业价值打折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