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必要性

    |     2015年7月13日   |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1151

||2010-07-25

一、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演变趋势及我国银行业所处的形势要求实施CRM 

(一)国际商业银行CRM的兴起

1、国际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确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为了支持现代商业银行的新银行发展战略,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大型商业银行自80年代开始陆续推行了下列先进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方法:上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了资本金分配方法(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简称RAR0C),实现了按不同机构、部门、业务的风险收益状况分配资本金并进行分类考核;90年代初期开始推行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即我国工商银行目前推行的全面成本管理方法,实现了按业务、部门、机构的分类成本效益核算;9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实现了客户信息一体化管理,改变了过去以市场占有率为市场营销的目标战略,提出了以客户贡献度、客户财产占有率、客户终身价值等为目标的一系列商业银行营销新理念;90年代末期开始利用人口地理统计理论、数据挖掘(data mining)及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方法逐步实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交叉销售、提升销售和优质客户挽留等系列营销策略。

国际商业银行发展趋势和竞争策略图解

资产:重视人力与物力资源投入重视智能资源投入

焦点:坚持产品导向型经营理念坚持客户导向型经营理念

渠道:分支机构多元化、电子化

竞争:业务范围在本国或本地 业务范围往往遍及全球

客户:实施普遍客户经营策略 实施目标客户经营策略

2、世界银行业IT技术对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分析

在以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方面,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陆续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MIS),实现了对业务交易和经营管理信息的一体化管理;在90年代初期陆续建立了决策支持系统(DSS),在对业务交易信息和经营管理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信息分析、加工的集成;到了90年代中期,世界各国大型商业银行先后花巨资开始建立能够解决上述这些复杂问题的数据仓库(BDW)体系。

数据仓库技术的出现,使得银行业可以实现对海量数据和集中分析处理,面向主题,如:顾客、贡献度、风险度等,整合各类原有的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在技术实现上支持CRM经营理念运用于实际。

(二)客户已成为银行至关重要的商业资源,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我国金融市场供求格局已发生根本转变,买方市场初步形成,国内银行市场已被国有商业银行及中小银行初步分割完毕,规模效益不再突出、资产质量成为银行的生命线。这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逐渐朝垄断行业、优质客户的方向倾斜。客户状况决定着银行的资产状况,具有良好发展前途的优质客户是银行优质资产的源泉,客户是银行最重要的资源,银行对客户需求的满足能力是银行能否与客户保持紧密联系,获得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认识并引进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客户。一方面推出适合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不断地培育和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开发新的业务产品来引导客户的需求。

总体上讲,从追求“规模效益”转向挖掘“客户效益”符合商业银行的发展规律。现代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竞争、发展战略,不同于过去以网点和人际关系为主线对客户不加选择的竞争,而是借助信息技术工具,细分客户价值,针对不同客户群体进行市场定位,提供符合其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着力稳定发展高效益的客户群,以期获得“深度效益”。中国的商业银行正在树立客户战略,建立长期稳定、科学管理的客户关系,深度挖掘客户资源的效益,大力开展以关系营销为主的金融营销、和以优质文明服务为主的服务支持与吸引活动,实现银行与客户在价值利益上的“双赢”。

(三)加入WTO使中国银行业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实施CRM刻不容缓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银行业将在五年内逐步全面开放。在加入世贸组织当年,允许外国银行向中资企业和居民个人办理外币业务。参加两年后,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中资企业的人民币业务。参加后5年,允许外资银行办理城乡居民人民币业务。从地域方面,外资银行在入世后首先可以在四个城市,并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人民币业务,即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业入世后所面临的是与目前绝非同一层次的竞争,将受客户、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未来替代者、供应商、全球化、网络化和监管体制放松等多个驱动力的影响。而对客户的影响不是简单地指银行客户的市场份额增减,或者国内银行业人才流失问题,而是指这个影响会慢慢造成目前高度监管体制的放松、发生“脱媒”及“结构化跳跃”等体制性的变化,增加了竞争的激烈性和隐蔽性。因此我国商业银行不应只停滞在表层的用户竞争,而应注意国外银行在用户竞争背后的整个策略和内部管理。

全球化的竞争格局迫使国内商业银行不断扩展业务范围,加快业务创新速度,提高客户服务质量。与国外银行相比,国内银行最大的差距在于服务,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后,竞争首先就聚焦在高效益的客户上。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国外已有近20年的历史,西方商业银行一直处于比较激烈的竞争状态,在客户服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国内商业银行刚从计划经济时期转变过来,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理解仍处于表面状态,没有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长期以来对客户实行无差别服务策略,不能对真正的赢利客户进行区别对待。虽然银行的数据库中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但是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银行的各种数据不能有效结合,形成了很多“信息孤岛”,难以将各种客户信息统一起来。因此,建立并发展CRM正是提升国内银行业核心竞争力,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从金融业的开放时间表看,已刻不容缓。

二、CRM与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管理理念相比,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

国内商业银行现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其特点是:一是纵向上按行政区划及级别设置机构,而不是依据市场、客户和效益设立机构;二是横向上按照业务、产品分类设置部门,一个部门只负责为客户提供一种或几种产品与服务;三是经营体制上体现为“三级管理,一级经营”;四是人力资源管理套用政府行政级别,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五是在业绩考核上偏重规模的扩张,而忽视效益和质量的提高。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难以适应全新的金融竞争形势,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一,机构臃肿,管理层人员过于庞大,一线经营人员严重不足,精力不到位。其二,管理链条过长,对市场、客户反应不灵敏,市场机遇把握能力差。其三,经营水平偏低,满足不了客户多层次的服务需求。其四,信息不沟通,同一地区,分支机构之间相互各自为政,多头营销,系统内争夺客户时有发生,形成不了整体合力,造成人、财、物浪费,加大经营成本。

与现行的管理理念相比,CRM体现的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推行扁平式的组织架构,有比较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资本金管理、中间业务管理、金融新产品营销等成熟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各项业务操作手册化、规范化、标准化。从前台业务经营到后台各项管理都相应地推行与之相配套的业务操作制度与管理考核办法,其优势表现为:一是管理链条缩短,管理层次减少,业务经营与管理的人员比例提高;二是集约化程度提高,资源配置更为合理,系统内部争夺客户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浪费减少;三是客户服务综合能力增强,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对客户需求反应更加迅速。从具体实施的角度看,其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信息系统,更侧重于对“过程”、“客户状态”、“客户满意度”和“客户成本”的管理,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

(一)“过程”管理

轻过程,重结果,是在目前国内银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只要是能够抓住“老鼠”,用什么办法都可以。这种“本能驱动法”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但同时“重结果”的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弊端。首先是无法形成一种标准的规范,不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既难以普及成功的经验,同时也难以吸取失败的教训。因为“结果”管理是以“成败”论英雄,久而久之会形成个人英雄主义,削弱团队的作用。假如这个英雄跳槽的话,“结果”不仅没有了,连过程的描述都没有给银行留下来。在CRM中,过程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过程决定结果。一般来讲,CRM把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兴趣需求搜集阶段、方案设计阶段、营销阶段和跟踪阶段。同时可将跟踪计划与业务计划结合起来进行,把计划分为日程表、周计划和月计划。日程表主要报告当天的事情进展如何;周计划报告客户的状态有没有改变;月计划报告有没有完成计划。日、周、月三个阶段的工作都是可以量化的,根据这些量化的数据可预测下个阶段的工作。强调管“过程”,并不是说不管结果。在CRM的理念中,每一个结果都被视为是阶段性的,这一阶段的结果是下一阶段的开始,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因而可以说,客户关系管理只有分号,没有句号。

(二)“客户状态”管理

除了管理过程以外,“客户状态”的分析与管理也很重要。借助于CRM能够分析和了解处于动态过程中的客户状况,从而搞清楚不同客户的利润贡献度,这样才便于选择应该供应何种产品给何种客户,以便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渠道去和客户做交易。

澳大利亚的国民银行是一家全球性的大银行,它们每天会将所收集的客户数据放到数据仓库中,并且设定了一些智能分析机制,对客户交易状态进行管理,即对一些非正常的交易金额,即大额的提款和大额的存款进行专门的处理。一旦有客户状态异常的情况发生,数据仓库会自动做出相关统计,并将统计的结果提交给营销部门的人员,由营销人员及时与客户进行接触,找出客户状态异常的原因。有一次这家银行发现,一位77岁的老太太提款很多,了解原因之后得知老太太提款是要为女儿买房子,银行就立即与老太太的女儿进行联系,表示愿意为其提供买房贷款。结果是:a、老太太原来要从银行提的款项又全部作为存款留在银行;b、银行为其女儿贷出了一笔贷款;c、其女儿也将自己在其他银行的存款转存到这家银行里。一举三得,共同受益。

(三)“客户满意度”管理

客户满意度已经成为众所关注的问题,客户满意度有两种含义:即行为意义上的客户满意度和经济意义上的客户满意度。从行为角度来讲,满意度是客户经过长期沉淀而形成的情感需求,它是客户在历次交易活动中状态的积累。CRM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信息系统,通过对过程的管理,随时了解客户的状态。因而有人提出银行必须像管理其它资产一样对客户进行管理,做到像了解银行业务品种一样了解客户,像了解资金变化一样了解客户的变化,这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透过CRM可以清楚掌握客户的状态和特征,避开传统管理带来的经营误区:一是由于CRM提供了数据分析,可以使银行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避免到处撒网导致资源浪费;二是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更多地关注那些让银行赢利的客户,必要时应剔除一些服务成本太高的顾客;三是CRM可以帮助银行整理出最忠诚的客户行为标准。营销人员就可以以此去寻找新的客户。CRM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业竞争的状况对客户满意与客户忠诚之间关系影响极大,在高度竞争的行业中,完全满意的客户远比满意的客户忠诚。只要客户满意程度稍稍下降一点,客户忠诚的可能性就会急剧下降。这表明,要培育客户的忠诚,商业银行必须尽力使客户完全满意。

(四)“客户成本”管理

CRM使企业第一次可以真正准确地预测客户服务的成本,估算出每一元钱的回报。企业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客户能产生多少业务,可能购买什么以及答复他们的电话成本是多少。这使得企业可以根据每一客户创造赢利的潜能提供相应水平的服务。传统的理念认为,“客户就是上帝”,而CRM的理念认为,“客户并非都是上帝”。统计数据表明,有相当比例的客户是会让银行产生亏损,例如,服务费用过高的客户,形成呆账、死账的客户,带来诉讼的客户等等。在有些银行,其20%客户带来的利润,又被20-30%的客户形成的亏损吃掉了。亚特兰大咨询公司的调查估计,一家商业银行最高层的20%客户带来的收入是其所花费用的6倍以上,而最底层的20%客户所花费的成本却是他们带来收入的3—4倍。

三、实施CRM将为中国商业银行带来全新的经营理念与综合效益

CRM为商业银行带来了Internet时代生存和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手段,为商业银行成功实现电子化转型提供了基础动力。利用CRM系统,商业银行可以在交易实现、客户服务、市场竞争和支持方面形成彼此协调的全新的关系实体,通过观察、分析客户行为及其对企业利润的影响,使银企关系和银行赢利得到最大优化,从而为银行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它给国内商业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

(一)CRM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变革

1、全新的客户服务体系。不论是电话银行、客户终端,还是传统的柜台服务,以往的银行服务系统基本上是“散兵作战”式的,难以发挥整体服务效益。CRM是在整合业务交易、客户服务支持和市场营销各个环节的基础上提供的综合服务平台,它能充分保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在服务方式上,CRM提供7×24不间断的服务,提供人工、电话、网络的多种媒体服务方式;在服务内容上,CRM几乎涵盖除现金交易外的所有零售业务领域;在服务效率上,CRM整合了银行的所有服务资源,对客户的响应时间大大缩短,客户的要求也能在“一站”得到解决;在服务层次上,CRM能搜集、追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通过对客户的充分了解和准确把握,提供“量体裁衣”式的贴心服务,把服务升华到个性化和情感化的层次。

2、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CRM使用数据仓库技术,通过对来自各个渠道的数据进行整合、挖掘、分析和处理,形成丰富的客户信息和市场信息。每一次客户交易和服务的过程,客户都留下了珍贵的有关消费偏好、经济状况以及对银行盈利的贡献等方面信息,银行由此可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制定合适的营销手段和方式,进行科学的营销活动。

3、更低的服务和营销成本。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CRM对银行服务流程和营销体系进行了整合和重新设计,减少了不必要环节,减少了资源浪费;二是CRM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实现有的放矢,避免了传统方式下营销人员盲目推销、广告宣传铺天盖地的低效益的营销活动;三是可以把最重要的资源集中到最有需要最有潜力的重点客户上,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品种,抓住黄金客户进行重点营销,获得事半功倍的效益。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经济效益

1、提高客户保留率。研究表明客户满意度与客户保留率是正相关的。与客户保持一种长期的关系(即培养老客户)是企业保持利润增长的“法宝”,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因为老客户具有很高的利润贡献率,保留老客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获取新客户的成本,而且客户保留的时间越长,产品营销的成功率越高。拥有较好的客户关系,企业就很容易与客户进行双向沟通,这样就可以及时把握客户的需求,从而才能够实时响应客户的需求、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本质上,CRM就是为了处理好客户关系,让客户更容易与银行进行交易。银行应当知道客户的渠道偏好,应当知道不同的客户细分,应当能够预测客户流失的可能性;并能够分析客户忠诚度、客户利润贡献率、渠道效率和利润率等。

2、优化银行市场价值链条。首先,CRM将使银行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从战略上到管理上、经营上都围绕更好的把握客户和市场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来运作;其次,将全方位的扩大银行经营活动的范围,提供实时创新的金融产品,提高市场占比和效益深度;再次,将使原本“各自为战”的银行服务、营销、管理人员等真正围绕市场协调合作,提供一个使银行各业务部门共享信息的自动化工作平台,降低运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达到保留现有客户和发掘潜在客户并提高银行盈利能力的目的。

3、整合商业银行内部的金融资源体系。完整的CRM在银行资源配置中将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向前它可以朝与客户全面联系的渠道伸展,综合传统的电话银行、自助设备、网点机构及网络银行等,构架起动态的银行服务前端体系;向后它能渗透到银行管理、产品设计、计划财务、人力资源等职能部门,整合MIS、DSS、BI等系统,使银行的信息流和物质流高效顺畅地运行,为全行各级、各类经营管理决策人员和业务管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决策和管理信息支持服务,将有利于在市场、质量、效益、成本、改革等方面提高和加深对银行业务的理解和认识,并将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管理效率,实现银行运营效率的全面提高和业务处理流程的自动化。

4、整合业务,再造流程,提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能力。银行核心竞争力(Core-Competence),是指支撑银行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开发独特产品、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是银行在特定经营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合力。实施CRM将为银行带来先进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优化其组织体系和职能架构,形成银行高效运行的管理系统和交流通畅的信息系统,加强其开发、创新和营销金融产品的能力,提升信息化、电子化建设水平和全员的知识、技术和工作能力。通过对现行各项业务进行合理、有效、深层次的整合,解决目前业务管理与业务操作相脱节的矛盾,全方位、多角度重新审视传统业务的处理过程和运作方式,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综合研究,统筹规划,精心设计,从根本上改造、创新、重组业务流程,把传统业务的审查重点与决策重点定位于流程,实现由面向职能管理到面向流程管理的转变,从而为培育和打造银行的核心竞争能力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社会效益

1、将为我国金融领域进行CRM建设开辟道路及提供经验。目前,金融业集成化、系统化、网络化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还没有成功范例,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实践将为后来者提供宝贵的经验,有利于推动我国金融管理现代化、科学化进程。

2、将使国内商业银行更有能力向社会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率、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3、商业银行CRM作为国家信息系统的一个分系统,建成使用后,能提供更全面、及时、准确的金融信息,有利于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决策。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我国商业银行实施CRM的必要性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