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ST夏新看家电企业上市公司没落成因

    |     2015年7月13日   |   文库   |     评论已关闭   |    1045

||2010-01-12

  大江东去浪淘尽,如今的家电企业上市公司多面临困境,国产品牌的优势几乎荡然无存。从厦华、夏新的亏损甚至退市,反映出我国家电业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缺乏技术支持和核心竞争力。国内家电企业存在的弊端和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其无所适从,那么国内家电企业上市公司的出路在哪里?

  人们不难看到曾经的龙头家电企业正在逐渐没落,不仅是*ST夏新,还有*ST厦华等家电企业亏损的队伍在不断壮大。研究这些公司对于处在转型中的中国彩电业来说,具有普遍意义。

  记者邀请到了专注企业品牌管理,研究营销培训十余年的家电行业资深观察家、国美集团战略顾问刘步尘谈家电企业上市公司没落原因及现状。

  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关键

  《证券日报》:*ST夏新和*ST厦华这两家业绩亏损严重,频临退市边缘的厦门家电上市公司,造成他们“落在后面”的因素是什么?这样的公司恢复上市是否有希望?

  刘步尘:夏新和厦华都曾经是不错的企业,但是现在这两家企业都出现了很大的危机。夏新的问题和本土手机企业集体沦落有关。2004年本土手机由盛而衰,覆巢之下无完卵,夏新也未能幸免。虽然之后夏新实施产业转型,把战略重点调整到平板电视,但是平板电视产业并没有做起来,现在,企业状况堪忧。

  厦华是中国最早做平板电视和数字电视的企业,但是,一直做得不够强大,市场地位始终徘徊在5名之外。2007年,厦华将市场重点从国内调整到国外,结果出现严重亏损,最主要亏损源就是国际市场。2009年以来,国际市场遭遇金融危机,出口受阻;国内市场销售也很不足,结果导致厦华在中国彩电行业的地位愈加危急。

  目前,我们尚无法看到这两个企业未来能实现好转的迹象和理由。

  《证券日报》:由于彩电产业变革与国际并购造成的巨额亏损,TCL集团经历着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恢复盈利能力。TCL集团的三大核心业务(彩电、手机和电脑)完成转型之后,盈利是否能得到增强?

  刘步尘:2007年以来,TCL战略发生重大调整,强化彩电业务,调整手机战略,卖掉电脑业务,停止海外工厂生产。因为采取上述措施,TCL经营成本大幅度下降。但是,在成本大幅度下降的同时,集团营业收入也出现大幅度下降,从最高峰时的500多亿,降到最低时的300多亿。

  目前TCL除了彩电业务保持较好赢利能力之外,其他产业利润贡献能力普遍不足。对于TCL来说,如何培育新的、可持续增长的利润点,是一个重要课题。

  《证券日报》:家电企业上市究竟意味着获得更多机遇还是挑战更大?

  刘步尘:上市可以募集资金,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最缺的就是钱。所以,上市家电企业更多的意味着机会。

  寻求技术支持是出路

  《证券日报》:五年前起,国产手机由盛而衰,市场占有率从巅峰时的65%一下子摔落到不足30%,本土品牌连续5年没有大的突破。国产手机衰落原因是什么?

  刘步尘:原因很复杂,但是,归根到底本土手机有三大短板始终难以突破,那就是:一、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不足,至今仍然以引进和模仿为主;二、品牌形象差,主要是2003年之前透支了品牌美誉度,有一定购买能力的消费者,都不愿意购买本土品牌的手机;第三、产品本身的质量有待提高,凡是用过本土手机的消费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产品质量不稳定。

  《证券日报》:国内外彩电市场竞争本已激烈,金融危机又如雪上加霜,国内家电企业上市公司大多通过自身能力坚持在寒冬里,家电企业境况堪忧?

  刘步尘:应该说金融危机对家电企业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最主要体现在国际市场开发方面,出口大大减少。实际上,从在过去的一年家电企业投放广告力度普遍大幅减少这一点,也可以管窥出企业经营状况的不乐观。

  《证券日报》:对于厦华、夏新、TCL多媒体、康佳等彩电业整机企业来说,由于在平板电视产业链中沦落为下游的“组装厂”,在中国彩电业整体上步入了从CRT到平板电视时代的“痛苦转型期”,是否还有出路?

转载请注明来源:从*ST夏新看家电企业上市公司没落成因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