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标准的护航之路

    |     2020年12月21日   |   客世原创   |     评论已关闭   |    1201

金融的重要程度多次被习总书记强调着:金融活,经济活;经济兴,金融兴;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标准工作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不断探索“金融标准为民利企”的高效路径,在普惠金融、金融科技、网络安全、金融服务等领域有了新的突破。

2020年开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国内国际经济正常运转,金融体系面对着更大风险和更多的不确定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也遭受到了极大冲击,金融标准在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助力复工复产、引导金融科技快速有序发展、推进金融机构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金融标准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

以金融标准为依托,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的前提下,鼓励在金融标准保障下为抗疫一线医护人员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加大对企业复工复产的金融支持力度,保证了特殊时期金融服务水平不降低。以建设银行为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于1月26日对外发布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十项举措”,并对全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开辟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加大对疫情防控重点领域各项金融支持力度;精准施策纾困,优化普惠金融服务,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全面恢复发展;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升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水平;守牢风险底线,在依法合规前提下,稳妥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充分发挥了大行市场“稳定器”和政策“传导器”作用。

二、金融标准引导金融科技快速有序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移动支付、普惠金融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业务快速发展,这得益于金融科技标准供给的持续加强,保障了金融科技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给人民群众提供了更智能化的金融消费体验和更便捷的“移动银行”服务。

以移动支付为例,2012年至今,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围绕移动支付制定发布了约50项金融标准,规范事前准入和事中监管,并做到风险可控。2017年人民银行组织建设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连接支付机构和银行,实现网络支付资金清算的集中化、规范化、透明化。支持了我国移动支付快速发展,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服务不懈努力。

开年来建设银行以“建行惠懂你”APP为依托,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构建普惠金融运营管理平台,为客户提供了7×24小时普惠金融服务,为人民群众及早复工复产给予有力支撑。

三、金融标准推进金融机构服务高质量发展

银行是重要的金融服务场所和金融产品的提供渠道,是金融服务人民的直接窗口。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入发展,消费者对银行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营业网点服务、电话服务、网络服务等服务形式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2015年人民银行制定并发布了《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评价准则》和《银行业客户服务中心服务评价指标规范》、《银行业客户服务中心基本要求》、《商业银行客户服务中心服务外包管理规范》等多项国家标准,在银行物理营业网点和远程智能银行多个维度为消费者提供了衡量银行服务质量的标尺,也为银行网点提供了服务水平的达标线,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专业、安全、舒适的服务体验保驾护航。

2018年,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牵头制定的《金融消费者投诉统计分类及编码银行业金融机构》行业标准发布,该标准采用多维度、多层级体系,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投诉的分类及编码做出规定。金融类投诉处理质效的提高,有利于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提升公众对金融服务的信心,增强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及市场竞争力,推动金融业供给侧改革。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引擎,在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金融面临着新一轮开放升级和革新,金融标准在“金融标准为民利企”的思想指引下,充分发挥金融标准对建立更加开放、更具活力金融体系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将为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

 

作者:彭晨晨;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2年11月刊。

转载请注明来源:金融标准的护航之路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