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卡”在服务上

    |     2015年7月12日   |   会员服务   |     评论已关闭   |    1163

||2005-06-23


  信用卡巨头们终于排着队来齐了。2005年3月,中国银行和日本JCB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在上海花园饭店举行了中银JCB信用卡首发仪式。4、5月间,JCB的广告也遍布京城地铁。至此,Visa、万事达、运通、JCB等全球几大卡组织及信用卡公司都已在中国市场与本地银行合作发卡。


  在几大卡组织的实力比拼中,Visa、万事达仍是这一领域中的霸主。在发卡竞赛中,双方与国内银行的合作可谓不惜血本。据知情者称,2004年在与招商银行共同发行信用卡的过程中,两家卡组织在每张卡片上支付给合作银行的推广费用不低于10元人民币。近几年成长起来的中国银联希望自己成为国际第三大组织,而银行卡组织间的竞争核心是银行卡发卡标准市场占有率的竞争。BIN号是银行卡组织的重要资源。因为一旦发卡机构发行某一银行卡组织BIN号的卡,而不通过该组织的网络进行交易转接,该银行卡组织可以要求其支付BIN号使用费。“4”字头的BIN号被Visa买断,“5”字头的BIN号大部分由万事达购买,中国银联已申请了“6”字头的部分BIN号。Visa、万事达等国外银行卡组织通过控制BIN号使用就可以逐步达到控制跨行交易市场的目的,进而获得跨行交易中的收益。为了在受理市场抢到市场份额,银联在2004年5月开始发行带有自己BIN号的信用卡,但要想与前两者抗衡还需要时间。


  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这些卡组织及信用卡公司争相在中国跑马圈地,是因为中国市场前景的巨大诱惑。2004年中国信用卡发行量已经突破1000万张,持卡交易金额达到5000多万元,仍然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这些卡组织及信用卡公司花巨资帮助银行发卡,但未来在信用卡交易中他们同样可以把钱赚回来。只要信用卡消费通过他们的网络进行转接,这些卡组织都会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据某银行信用卡中心负责人介绍,Visa、万事达等卡组织的收费项目非常多。信用卡发卡量越多,交易量越大,他们的进项越多。


  然而信用卡浪潮并没有给中国消费者带来太多激动,面对花花绿绿功能大同小异的卡片,让人无所适从。各家银行在满腔热忱发卡的同时,也为怎样唤醒持卡人钱包里的“睡眠卡”伤透脑筋。结合这些问题,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冯炜权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信用卡市场刚起步


  《互联网周刊》:您认为目前中国信用卡市场处于哪一发展阶段?


  冯炜权(万事达卡国际组织资深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现在中国的银行卡发行了7亿多张,其中贷记卡有1000万张左右,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市场仍蕴藏着巨大潜力。


  之所以这样说,其中的原因在于中国已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国际信用卡市场的发展规律,如果年收入在5000美元的人群规模很大的话,那么这个市场就具备了推广信用卡业务的条件。因为根据国际市场调查机构测算,这部分人是信用卡的主要目标客户。我认为中国现阶段有6500万人达到了信用卡的持卡条件。


  《互联网周刊》:信用卡能给银行带来什么收益? 银行目前获得的收益有哪些?


  冯炜权:银行从信用卡上得到的回报主要是年费、透支利息等。现在银行为了推广信用卡,很多都放弃了年费收入。另外,国内银行从利息中获得的收益很少,原因在于国内的信用卡消费主要集中在购物餐饮这样的小额消费上,每次金额只有千元左右。国内居民还不习惯将一次消费的金额分一年支付,还款基本上一次付清,所以银行从循环利息方面所获得的收益很有限。除此之外,房产、汽车这样的商品目前还不能用信用卡支付,因此银行可能从信用卡业务上获取的年利息收入也大打折扣。


  《互联网周刊》:现在很多人手里的信用卡都是“睡眠卡”,真正流通使用的信用卡只有几百万张,看来中国市场并不像想象中那样乐观?


  冯炜权:从信用卡在中国金融卡中所占的比例来看,的确还不是很高,但市场从培育阶段到发展阶段是需要时间的。1992年中国台湾地区万事达卡不过14万张,然而目前银行卡市场规模已发展到4000多万张,其中借记卡有2500万张,贷记卡也有1700万张,一人平均持有两、三张信用卡。我们对信用卡市场应该有一些耐心。


  《互联网周刊》:去年国内曾发生几家大型家电连锁企业拒绝接受刷卡消费的事件,这些是否表明信用卡在中国的成长环境并不成熟?


  冯炜权:信用卡的非现金支付、可透支消费对特约商户和消费者一样具有吸引力。我认为信用卡的需求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去年国内有商户拒绝接受刷卡,这只是商家经营的一种选择。实际上从交易费来看,国内比国外低得多,国内有些地方低到了0.5%这一标准,而国外一般在3%左右,香港也在2.2%。事实上刷不刷卡是一个非常单纯的问题:你要不要争取客户?你要不要增加你的营业收入?我想没人愿意流失客户。国内外商家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国外把刷卡交易费看作是成本的一部分,而国内商家搞低价竞争,把刷卡交易看作是一种额外负担,实际上没有考虑刷卡带来了管理和经营效率的提高,更没有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节约了其他开支。拒绝刷卡交易也等于把一部分消费者排除在外,把消费者送给了接受刷卡的商户。现在来看交易费问题已经得到协商解决,国内商户对刷卡消费还是抱着欢迎的态度。


  服务制胜


  《互联网周刊》:信用卡在中国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


  冯炜权:我个人认为真正影响信用卡发展的瓶颈还是服务水平。信用卡利润是国外大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现在国内各家银行都在积极发行信用卡,像人们关心的安全、推广等问题都容易解决,真正难以落实的是服务。中国信用卡还处在起步阶段,服务水平还比较低,因此信用卡对消费者还没有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我们注意到近年消费者投诉中,有关信用卡服务的投诉在投诉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正在增加。


  《互联网周刊》:从信用卡持卡人的角度,您认为国内外信用卡服务主要存在哪些差距?


  冯炜权:这里面有银行工作人员素质的问题,也有运行机制的问题。现在消费者在国内银行申请办理信用卡,需要填很多资料,然后还要等上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到自己的信用卡;而在国外,通过一个电话就可以向银行提出申请,两、三天消费者就可以拿到信用卡了。当然这和当地的法律体系和信用体系是否完备有关系。但是从申办程序上,有些手续完全可以更简单些。国内信用卡服务中心属地管理比较复杂,授权也很有限,持卡人的服务请求不能很快得到圆满答复。而在国外,如果你因为时间紧急需要马上增加授信额度,只要致电信用卡服务中心,他们就会根据你的信用记录很快决定是否追加。如果你的信用良好,就可以当即满足你的请求。而国内的服务几乎全是被动的,服务中心只是在做呼叫应答的简单服务,解决问题的权限和能力都比较低。不仅如此,消费者办理挂失、办卡的手续还比较繁琐。


  《互联网周刊》:现在不少人手上也有几张卡,如何让这些信用卡真正“活”起来?


  冯炜权:要让大家产生用卡的动力,必须靠服务和优惠。信用卡可以作为支付工具,也可以用来贷款。在国外,为了鼓励用卡消费,最常见的就是刷卡打折,消费者消费到一定额度享受一定点数,称为红利积点,积累到某一个数值还可以享受现金回馈。在欧美用信用卡贷款消费很普遍,由于国外授信额度是由银行自己规定,循环信用制度也比较灵活,不少人把信用卡当作理财工具。如果消费者可以利用信用卡来赚钱增值,当然刷卡的动力就大多了。


  《互联网周刊》:现在中国的信用卡利息每天在万分之五左右,可是中国的个人消费贷款的利息却只有万分之一点五,那么如何吸引消费者使用信用卡消费?


  冯炜权:我认为信用卡的优势还是在便捷上。使用信用卡可以随时随地在特约商户处消费,借贷与支付是同步的,不用为买一件衣服专门去申请一笔个人消费贷款。信用卡就跟市场上的24小时便利店一样,即便商品贵一点,但是因为方便还是有很多人会选择。另外信用卡的循环信用功能,可以把消费者的还贷压力减得很小。现在国内最高授信金额是5万元,透支金额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每个月还一小部分,这样消费者感觉负债上的压力不是那么大。


来源:《互联网周刊》

责编:admin

转载请注明来源:信用卡,“卡”在服务上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