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Pay体验感想

    |     2016年3月13日   |   2016年   |     评论已关闭   |    1493

Apple Pay2月正式登陆中国,各大银行紧跟趋势推出各种使用Apple Pay支付的优惠,再次抢占手机移动支付入口。Apple Pay的正式使用,也揭开了机厂商主导的移动支付的大战舞台,紧接而来的还有Samsung Pay,他们都纷纷向移动支付大佬微信和支付宝发出挑战。

Apple Pay到底好不好用,安不安全,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Apple Pay的体验

线下实体店消费体验:在星巴克买一杯咖啡,通过Apple Pay进行支付,只要把手机靠近商户的移动支付客户端(读卡器),然后按住 Iphone手机的指纹确认,即可连接支付,然后需要在读卡器上输入你的银行卡密码即可支付成功。

网上消费体验: 购物直接点击确认Apple Pay进行支付,然后按住 Iphone手机的指纹确认,马上就可消费成功。

线上、线下的总体体验感受很便捷,但相对于已经习惯使用微信和支付宝进行支付的用户来说,感觉不过只是多了一种支付渠道而已。因为Apple Pay它并没有本质的创新,而更多的是将现有移动支付用户多一个支付的选择渠道,对于微信和支付宝目前暂无巨大冲击,但它最大的潜力是为传统的银行业打开一条新路,让传统的实体银行卡更多、更好地“触网”。

二、Apple Pay 的安全性

新进入市场的Apple Pay是否安全、可靠一直都是消费者所顾虑的问题。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在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透露,银联和苹果谈判三年多才达成一致意见,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信息安全的问题。对于Apple Pay进入中国,在信息安全方面,中方提出了至少五个有关信息方面的条件。如所有传输到Apple Pay的数据加密,只有银联或发卡行的密钥可以解密;如由监管当局指定的具有国家信息安全资质的机构对Apple Pay的信息安全进行认证;如Apple Pay的服务器必须设在中国境内等等。

简而言之,Apple Pay近场支付即线下支付的传输数据是不经过Apple Pay的,只是银行卡信息和POS机交互;线上支付的交易数据经过Apple Pay必须进行加密,只有银联和发卡行可以解密。

相对阿里巴巴旗下的芝麻信用,通过收集淘宝各类体系业务数据和对接其他大数据平台,对消费者的信用等级作了细分,还开放给第三方机构收费查询,Apple Pay则显得单纯很多。因为Apple Pay原来可以和微信、支付宝一样做出捆绑账户信息、获取客户个人资料、沉淀资金的支付体系,但它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标榜自己坚持做一个单纯支付工具,不会保留客户的资料或涉及客户的信息安全。

三、Apple Pay的优势

Apple Pay只是苹果的一个移动终端产品,目前主要银联与手机厂商苹果合作,但其并不是一个支付机构,也不属于新型支付方式,Apple Pay采取的NFC支付方式,也只是移动支付采取的近场支付的技术之一。移动支付主要包括近场支付即线下支付和远程支付。中国其实已推出NFC支付方式多年,只是推广不力,并未受市场关注。但随着苹果手机受到了全球的推崇,及其庞大的“果粉”队伍超高的忠诚度和消费能力,Apple Pay必须“出世”。一般来说,苹果作为手机生产商,提供的是终端设备,在传统的四方模式(发卡行、收单行、卡组织、商户)中,苹果的角色是不参与利润分成的。但苹果手机依仗其几千万人均消费处于中高端的用户群体,未来还是在和银联的优惠期后向银行抽取一定的费率,业内戏称此为苹果税

但必须肯定的是Apple Pay与手机的完美贴合是胜过其他支付渠道的,这也是它能和微信、支付宝叫板的最大优势。假设Apple Pay银联的合作能更加深一步,如推动免签字免密码的普及,那Apple Pay体验势必压倒微信、支付宝这些需要唤醒客户端的支付手段。

四、Apple Pay的服务

通过Apple Pay绑定银行卡是用户自主在手机上完成的,只需要验证客户的卡片信息即可完成。如果在绑定的过程有疑问,一般客户也只会致电其发卡银行确认和处理。对于Apple Pay来说,目前它只是扮演一个单纯的、安静的卡包角色,所以也并没有对用户提供任何服务咨询电话。但也是因为支付流程、环节设计便捷、简单,所以不需要后续提供太多的服务。这同样也再次提醒我们,前端/前期的流程设计科学,可以为后端/后期节省下大量的服务成本。

本文刊载于《客户世界》2016年3月刊,版权作品,欢迎转载并标明出处;作者黄惠云作者单位咨深银行业咨询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Apple Pay体验感想

相关文章

噢!评论已关闭。